要救灾 更要建坝——从政府采购数据统计说起
http://www.scbid.com/index.php
发布日期:2007年05月24日
转眼间,2007年的第一个季度已经悄然走过,各地政府采购第一季度各项统计数据也纷纷出炉。总体来看,数据真实反映了政府采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可喜可贺。但同时,个别数据也暴露出工作中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比如说“节支率达到80%”、“连续38个月实现零投诉”等。
“节支率达到80%”——是表示政府采购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节省了大量财政性资金?还是意味着该地的政府采购预算在制定时出现了偏差?“连续38个月实现零投诉”——如果是当地政府采购行为规范,供应商和集采机构、采购人之间能够和谐共处固然好;但如果是供应商“忍辱负重”的结果,这个“零投诉”就没有价值了。
政府采购工作并不简单。政府采购工作的成绩,如果仅仅靠各类统计数字的简单堆积来进行衡量,而缺失了实质内容,这样表面的数字繁荣就没有意义了。要真正实现政府采购的快速发展,基础工作必须扎实,而对基础工作的付出,却未必会体现在高速增长的数字上。
在政府采购事业中,要避免单纯地追求数据的倾向,踏踏实实地把各项工作都做到位,让采购的每个环节都尽可能地达到顺畅。为了追求节支率高而夸大采购预算,为了降低投诉率而抬高受理投诉的“门槛”,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也许,审批预算的时候认真些、处理投诉的时候“虚心”些,可能到最后就没有“振奋人心”的统计数字可以炫耀,但只有养成良好踏实的工作作风,才能最大限度地彰显出政府采购制度的优势。就好像在大坝决堤造成灾害之后,不追究大坝失修的责任而一味地强调救灾的成绩,这样的做法并不明智。
鲁斯 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