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采购人A处传来喜讯,该单位荣获财政部门颁发的“政府采购信息统计优秀单位”称号。众所周知,信息统计一直是困扰各采购人单位的难题。如何让信息统计得全面、到位、有序?如何才能在不影响日常工作进度的情况下及时让信息统计结果出炉?采购人单位苦苦思索,财政部门接连培训,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在这种情况下,该单位在工作之中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让信息统计化困难为简单,这个奖励来得是货真价实的。可是,面对这样一个好做法、好成绩,当记者提出采访的请求时却被该单位回绝了。理由是,做出“一点点成绩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值得宣传”。当记者再次提出要求,得到的回答却是“我们希望低调”。的确,该单位的行动也印证了“低调”——他们从不在自己的网站上刊登任何有关政府采购工作的消息,召开政府采购会议时,也从不邀请媒体或其他单位来参加。
另一采购人B,年采购量在同级单位中名列前茅,几年来,系统内接连实行协议供货创新、部门集中采购创新、采购信息化建设创新,推进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该单位对自己的做法并没有保留。他们专门为政府采购工作开设网站,积极刊登工作动向,并选取其他单位的优秀做法以及报刊优秀文章在网站上予以推荐;每年召开的政府采购工作会,不仅邀请媒体来监督,还把与其合作过的供应商代表请到了会议现场旁听。可尽管如此,也并不能用“高调”来形容该单位工作态度:他们从不夸耀,给媒体提报道建议时从不忘两个字“客观”,邀请供应商参会的同时也恳请供应商给出中肯的建议……
采购人A和B,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面对工作,一个“捂”得严严实实,即使是成绩也不外露丝毫;另一个则坦坦然然,所有的工作公之于众,欢迎各方的监督、批评。第三者旁观,对采购人B更加赞赏。在当今这个社会,公众舆论越来越发达,这就形成了一种现象——公众知情程度越高,非议越少,反之则争论更多。用这个道理来审视采购人A,成绩好固然不可否定,但是如果一味地使用回避公众、不与他人分享的做法来让自己的工作缺少非议,显然值得商榷。也许,这只会更加引起外界的关注,反而做出进一步的探究。反观采购人B,其做法无疑更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好成绩、好做法丝毫不保留,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新尝试、新做法也不遮掩,请各方批评指正。这种开放的态度不仅让他人收益,也更为其工作加分。
真希望在不久的某一天,采购人A也能把好做法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