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采购标准促进源头节约”系列报道之四
当众多政府采购从业人员还在为个别门类的采购标准困惑时,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焕东早已构思了一个完整的政府采购标准体系。
徐焕东心目中的标准体系包括如下内容:政府公共工程使用和消费标准,包括建筑占地标准、建筑材料使用标准、成本开支标准等;政府公共货物和服务使用标准,包括功能需求标准、国产率及自主创新率标准、节能环保标准等。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以政府采购对象为分类主要依据的框架性标准体系。真实可用的标准,当然需要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确定每一个类别的采购对象的标准。下面探讨一下具体标准的“长相”--具体标准包括哪些基本的构成要素。
价格限额
作为一种会计标准,政府采购对象的价格限额是采购标准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要实现制定采购标准最核心的目的--节约财政资金,确定采购价格限额是主要的手段之一。
眼下正在执行的各种采购标准中,价格限额也是主要内容。比如公务车,采购价格分别限定为45万元、35万元和25万元,并且一执行就是10年。而现在大家对这一标准反映最多的,也不是其技术规格,而是价格限额。
国管局和各地出台的标准中,价格也同样是核心内容。以台式办公电脑为例,国管局的价格限额是6000元,厦门市的价格限额是4800元,福建省的限额是处级以下6000元、处级8000元,深圳市是6500元。
价格标准的制定必须适当,不同的地区对价格的承受力也不同。还是台式办公电脑,上述标准主要是东部地区的,略微偏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刘恒斌、青海省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马宝生、湖北省荆门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主任黎清华等中西部地区的采购官员都认为,除了特殊岗位外,办公电脑3000元左右的就足够用了。
功能需求标准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焕东指出,从采购学原理看,采购实质上是购买某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所具备的功能。因此,要控制政府支出、实现节约,必须实现“政府采购的需求管理”,也就是实现政府对产品与服务需求的原因、功能、数量、质量的规划、确立和控制,其核心是对政府需要的产品与服务进行“必要功能”分析,剔除多余功能。而所谓必要功能,用一句俗话表示,就是“够用就行”。
对此徐焕东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些政府部门使用大功率豪华汽车,时速200多公里,但我们高速路最高限速是时速120公里,过高时速根本用不上,不但浪费资金,还油耗高、污染环境,这就属于应该剔除的“过剩功能”。“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产生真正的政府货物、工程和服务的使用和采购标准,形成严格的标准控制体系。”
因此,徐焕东眼里采购标准的主体实际上是功能标准,而这个功能标准又透过相应的技术规格表现出来,如他认为,政府建筑用房标准至少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占地标准、人均办公面积标准、单人最大办公面积标准、办公楼电子系统标准、资金预算和成本开支标准、节能环保标准、后续维护费用标准、建筑材料标准等。
实际上,现行的各种标准中,最符合他定义的,是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标准》,该标准包括“建设等级与面积指标”、“选址与建设用地”、“建筑标准”、“装修标准”、“室内环境与建筑设备”等内容,谈的都是技术规格,基本没有涉及资金方面的内容。
政策功能标准
随着改革的深入,政策功能越来越成为政府采购的核心内容。因此业内也普遍认为,政府采购标准中,必须有政策功能的一席之地。
青海省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马宝生表示,政策功能标准的作用相当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价格标准。“有了政策功能标准,政府采购要扶持的产品,通过详细的政策功能条款,就可以有效实现扶持目标。”
徐焕东也认为,政策功能标准是采购标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具体包括“国货标准”、“自主创新标准”和“节能环保标准”等,这些标准可以保障政府采购政策目标的实现。
实际上,政策功能标准也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国管局新出台的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也充分考虑了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政策因素。而国家发改委已经在对《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标准》进行修订,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增加节能降耗与环保减排等方面的要求。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