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台采购标准促进源头节约”系列报道之六
谈到采购标准的制定,很多人想得比较多的是困难和不利条件,其实在我国,制定和实施统一的采购标准有天然的有利条件,那就是我们的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
“应该说,我们这样的国家是比较大一统的,计划体制色彩比较浓厚,实施‘政府机关办公用房以及设备标准化’应该是最有条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更是应该如此的。”四川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分析了我国制定统一采购标准的有利条件。他谈的是办公用房,不过其内容同样适用于其他政府采购对象。
各地期待国家统一标准
武汉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主任吴东向《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表示,他们和市财政局资产管理处联合制定了采购标准,近期即将推出。不过,他仍希望全国标准能够先出台,“这样执行起来顺一些”,吴东说。
吴东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他告诉记者,之前武汉市在政府购买公务车的标准方面有较大动作:不论哪个级别,武汉市本级购买公务车的价格标准都比全国标准都要低5万元。“省里和下属区县都执行全国标准,就我们市级低5万元,执行中的压力非常大。”所以,吴东现在也希望国家能根据实际情况尽快调整现行的公务车采购标准,这样可以减轻工作中的阻力。
吴东的话表达了很多政府采购人共同的心声。作为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参与者和改革成就的见证者,很多从业人员都希望这项事业取得更大成效。但由于政策的缺乏,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统一的采购标准缺失也属于这种情况。
“国家机关每人到底应该有多大办公面积,到底每位公务员手上的现代办公工具是什么标准,这些都要做大量的工作来制定标准,也是政府包括财税需要深化改革的问题。”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的上述言论,也表明了制定和出台统一采购标准的紧迫性。
加强研究 做好准备
不过,统一的采购标准迟迟不能出台,也确实是因为其中存在很多复杂原因。
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客观原因之一。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一致是众所周知的,不过到底相差有多远呢?据有关专家估算,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中部地区要达到目前东部地区的水平,尚需15年左右的时间,西部地区则至少需要30年时间。经济条件不同,政府财力相差就大,一台电脑,东部觉得6000元的不贵,西部觉得3000元的就已经很好了。不过,正如本系列报道中已经提到的,差距中仍然有相通的地方,有可以统一的地方,这需要通过研究来做好准备工作。
除了经济差距外,需要处理的问题还有对不同的政府部门、工作岗位的办公需求的研究和等级划分。湖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魏承玉说,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工作性质不同,难度不同,情况非常复杂,划分等级非常困难。“办公电脑还相对简单一些,汽车就很难:到底该多少人配一辆车?需要好好研究。”话虽然这样说,魏承玉还是认为采购标准该出台,他还表示,湖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要和厅资产管理处合作,研究制定湖北省的采购标准问题。
关键是领导下决心
影响标准出台的,可能还有现实利益的因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制定标准实质上也是对权力的约束。没有标准时,财政预算给多少钱由人说了算,要钱的人会来围着你转;有标准了,该多少钱定死了,就没人来找你了,这个权力无形中就失去了。改革改到自己头上来了,积极性难免会受影响。
其实,采购标准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2006年7月,财政部出台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这两个《暂行办法》规定: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而“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则是其主要职责之一。
“关键是领导下决心。”一位政府官员说:“只要有了法制精神,有了纪律意识,国家下了决心,事情是可以办好的。”
学者的位置相对超脱,最后再来听听他们的声音。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明确表示:“全国性采购标准是必要的”。而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焕东则已经对统一的采购标准体系呼吁多年,在接受《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采访时,他再次呼吁,政府部门应尽早出台采购标准,与整个政府采购制度配套,促进改革进一步深入。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