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采购人和集中采购机构为采购数据填报主体的要求与部分地区一直以来要求采购代理机构填报采购数据的现状有别
江西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办公室(以下简称“江西采购办”)的高翔最近很忙,工作电话打个不停。他拨打的电话有的打给省级采购人,有的打给省内的采购代理机构,而这些电话讨论的话题都围绕着新推行的采购信息统计改革。
“这次改革要求采购数据由采购人实时录入,当我们把这个要求传达下去之后,收到的反响不一。一直以来,采购人做数据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他们抱怨,别的业务搞信息统计还会发奖金,可给政府采购干活不仅一分钱没有,要求还特别严格。”高翔对《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说,“不过这次由于财政部明文要求,我们为采购人布置信息统计工作的态度也比较坚决。我们一方面不停敦促,另一方面主动向代理机构了解采购人最近的大项目以查看他们是否按要求填报数据。”
据江西采购办反映,至今他们还没有遇到采购人的明显抵触。那么,其他地区的情况又如何?
中央采购人:
早成习惯 可以减轻工作量
自从政府采购相关部门出台规定对上报政府采购信息统计数据提出要求后,中央预算单位早已“自力更生”想办法逐级落实工作了。由于他们没有任何其他途径可以“代劳”,向系统内单位发文,分级填报、逐级上报成为做好采购信息统计工作的惟一出路。用中央预算单位的话来说,他们对这项工作早已“习惯成自然”。
与省市级采购人不同,中央单位面对的不只是机关本级,往往要面对一个庞大的系统。例如,国家税务总局拥有4级预算部门共上千家单位,采购信息统计工作量庞大且复杂。每到年底,单就采购数据统计工作就够几个人忙上一个月。
根据新的要求,采购信息需要以合同为要素实时录入,中央预算单位对此的反应是平静中透露出赞赏。国土资源部刚刚给全系统布置了这次改革内容并提出要求,国土资源部财务司预算处调研员王玉翠最近的工作重点就是指导各下级单位进行信息填报。她说:“布置了工作之后,各单位普遍反映合同要素填报很简单,只要有合同,填报数据就是几分钟的事情。而且对我们机关本级来说,实时录入解决了年底突击干活的大难题。季报数据的要求迫使各级单位必须及时录入数据,随时生成报表,想看数据还能随时调出来,这其实是对工作量的一种大幅度减少。”
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资产财务处副处长高晶对王玉翠的说法表示赞同。她表示,目前中科院要求各单位实时填报采购信息必须由专人负责。“人多了,填报口径、把握尺度都会有差别,可采购数据必须准确,否则会出大问题。”高晶说。
外交部更是迫不及待地开始实行合同要素实时录入。外交部财务司政府采购及国有资产处万之光说:“以前采购合同只用做报销或者货款支付,订在账本上厚厚的一摞,到年底查看起来特别麻烦。现在实时录入解决了这一难题,还让采购合同真正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地方采购人:
应转变观念 提高积极性
本次采购信息统计改革要求各地按季报送采购数据,但到目前为止,厦门市的采购人还没有录入任何一笔合同。尽管如此,厦门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公室仍然表示能够按时完成第一季度上报任务。因为厦门市的所有采购数据仍同往年一样由采购代理机构填报,不同的是,今年他们以采购人的身份进入系统填表。
厦门市的做法并非个例,在贵州和宁波等地,采购人录入也仍然没有推行,采购代理机构以采购人“替代者”的身份进行数据填报。《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通过对这些地方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采访,发现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采购人数量太多,且因与财政部门没有隶属关系而不太“听话”,管理起来难度很大。掌握所有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代理机构数量较少,相对于采购人来说管理成本较小。出于在本地开展政府采购业务的需要,代理机构对于财政部门布置的工作也十分重视,数据填报质量更高。
相比于上述地区,安徽省的情况要简单一些,因为目前他们绝大多数的省级项目都委托给了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虽然绝大多数数据都可以由集中采购机构进行统计,但仍然有部分目录外项目在社会代理机构手上。对于这部分数据如何填报,我们也在观望。”安徽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方诗庆说。
“考虑到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我们希望财政部能尽快开通采购代理机构填报路径,改变目前只有采购人和集中采购机构才有填报权限的现状。”厦门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公室纪志斌说。
河南省在布置今年的数据填报工作时也听到了采购人的微词,但是他们贯彻改革的信心十分坚决。“以前河南省的采购信息统计工作都是我们监管部门替采购人做的,今年开始,这种局面必须改变。监管部门应从数据填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放在分析数据、科学监管上。3月12日,我们专门召开了会议布置这项改革工作。”河南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负责信息统计工作的王珂说。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