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编制
http://www.scbid.com/index.php
发布日期:2010年04月12日
《政府采购法》第六条规定:“政府采购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一方面,说明政府采购预算是实施政府采购活动的不可逾越的屏障,任何采购项目都必须有预算,而且中标(成交)的价格必须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另一方面,同时说明预算编制具有一定的时间性,每个采购单位每一年只有一次预算编制机会,搞不好就不能实施好政府采购项目,该办的事情没有办好,将带给国家、社会和采购单位一定的损失,因此编制政府采购项目预算不是小事。
一是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编制一定要全面。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编制不仅仅是财务管理的一种手段,也不仅仅与单位的财务人员有关。事实上,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管理模式,它与采购单位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贯穿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政府采购管理体系的全过程。虽然从形式上看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的结果表现为一系列的财务数据,但这些财务数据来源于与采购单位相关的各个角度,来源于使用部门、使用者个人,来源于市场调查摸底……
政府采购项目中标(成交)结果(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执行结果)是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操作水平的集中体现,通过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的差异分析,发现市场供求、产品定位、生产水平、中间环节等许多层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进而提高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水平,最终为未来的采购项目的达成提供保证。
二是编制政府采购项目预算要与市场供求状况紧密对接。顾名思义,预算即有预有算,预算结合,预算应该有预测和计算两方面的含义,预测就是对所采购的产品进行跟踪调查和货比三家后得出的呈波动形的第一手材料,说到底预算是市场状况与采购目标的有机链接。编制项目政府采购预算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想当然,不能听风就是雨,那样就会误入歧途,弄不好就会把事情搞砸。在政府采购中心经常碰到由于预算过低而导致废标情况的发生,有的采购单位经办人员拿着2007年的买的价格去造2009年的采购预算,主观地认为价格不会波动太大,结果事与愿违。比如某采购中心受某厅局委托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一批软件,采购预算为40万元,采购中心组织评标专家、采购人代表经过与供应商多轮协商谈判,价格下不来,原因是该软件不具有推广使用价值,供应商失去扩大再生产的机会,因而一种自觉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得供应商不愿意降价,这不足为怪,一项没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当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投资(虽然该项目经过采购中心的不厌其烦尽心尽力的努力还是使采购人在预算以内买到要买的产品)。事实证明,好的采购预算既可以满足采购单位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采购中心的废标产生,从而达到节约财政资金的政府采购这样一个双赢的目的。
三是政府采购项目预算应该涵盖本单位的较长期的发展目标。说到较长期并不是要采购单位寅吃卯粮,用明年的钱买今年的东西,那样是会产生恶劣的后果的。而是要提醒采购单位应该考虑孰轻孰重,哪样东西必须满足较长时间的需要,哪些东西是消耗性产品,毋须投入太多资金而造成浪费。老子有云:“治国如烹小鲜”,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犹如一道色香味型俱佳的菜品,各种佐料、配料、主料就是一项项的项目预算,谁多谁少必须经过严格的计算,如果不加区分,一古脑胡乱混合在一块势必影响整道菜的质量和味道,影响政府采购预算的整体水平的提升。如果不科学地区分采购项目的轻重关系,还可能使财政资金产生浪费,如有的行政机关以拉开档次为目的,为领导配备的电脑用的4核或6核的CPU,一个不搞科研的行政领导,配备如此高档的办公设备,实际上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当然,编制政府采购的项目预算不是要将采购单位整体预算实行人为分割,恰恰相反,就是要通过项目预算来对政府采购整体预算进行科学排序。目前,行政机关的预算有些不太正常,有的采购单位能耐大,通过“跑部前进”,钱来得多,用得也就大方,因此,瞧不起国货,看不起民族品牌,眼睛望着豪华,心里想豪华,做出来的预算也处处体现豪华。而一些能耐小的单位,则煞费苦心,狠不能一分钱能变成一元钱,因此在造预算时,将别人的成交价格就变成自己的预算数据。以上两种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弊病都是编制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时必须革除的。编制政府采购项目预算应该基于预算的执行、内部资源优化或外部环境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适时对预算项目进行修正或作重新思考,进而调整预算。
四是预算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预测。预算应该是根据预测结果与预算目标之间的差距提出的对策性方案。通过预测并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是防范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预算风险无非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编制的预算过低,供应商无法响应,导致不能采购;另一方面,预算编制过高,造成资金沉淀,使财政资金的利用率降低。因此,编制政府采购项目预算,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做出违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事情来,比如,有的采购人单位以追求高新、进步为目标,这是没有错误的,但是有个“度”,这个度就是法律所规定的购买国货的规定和必须有三家以上潜在供应商作出响应,不能在技术参数中罗列一些的国外品牌才有的东西,那样势必影响采购项目的实施。一句话,编制预算不能好高骛远,只能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下,老老实实地进行编制,因为普天下并非只有你一个人聪明。
五是预算编制重在落实执行。采购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从本质上讲是对财政资金严格管理的一种手段,它通过规划未来的发展定位来指导现在的实践,对政府采购起着全方位的支持作用。准确、合理的预算本身并不能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只有严格执行预算,使每一个项目政府采购的发生都与相应的预算项目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全面预算管理控制的目的。因此,全面预算管理除了采购单位全员参与、预和算结合外,更重要的是预算反馈和预算监控,以及对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和激励,落实全面预算的管理职能,否则全面预算将成为流于形式的数字游戏。
六是对预算全程动态监控和调整,实行滚动预算
如果采购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调整是以月度为单位的话,那么预算执行的监控应该是每天的,预算执行的反馈至少应该是以周为单位,特别对废标需要重新采购项目的预算应该认真加以审查,以便根据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政府采购预算。对于个别项目的执行周期是跨年度,同时新项目的开发计划与现有项目的执行情况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以一年为区间的滚动预算是十分必要的。滚动预算可以使来年的政府采购目标更准确、预算安排更合理、前期准备工作更从容。
强化编制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更多的是充当一种在政府采购战略目标与资金有效管理之间联系的工具。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采购单位的人、财、物资源,监控其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能够预测到政府采购的所能实现的目标。因此,编制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是政府采购诸多环节中一个很具体也很重要的工作,必须抓紧抓好。
来源:湖南省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
一是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编制一定要全面。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编制不仅仅是财务管理的一种手段,也不仅仅与单位的财务人员有关。事实上,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管理模式,它与采购单位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贯穿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的方方面面,渗透在政府采购管理体系的全过程。虽然从形式上看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的结果表现为一系列的财务数据,但这些财务数据来源于与采购单位相关的各个角度,来源于使用部门、使用者个人,来源于市场调查摸底……
政府采购项目中标(成交)结果(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执行结果)是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操作水平的集中体现,通过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的差异分析,发现市场供求、产品定位、生产水平、中间环节等许多层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进而提高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水平,最终为未来的采购项目的达成提供保证。
二是编制政府采购项目预算要与市场供求状况紧密对接。顾名思义,预算即有预有算,预算结合,预算应该有预测和计算两方面的含义,预测就是对所采购的产品进行跟踪调查和货比三家后得出的呈波动形的第一手材料,说到底预算是市场状况与采购目标的有机链接。编制项目政府采购预算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想当然,不能听风就是雨,那样就会误入歧途,弄不好就会把事情搞砸。在政府采购中心经常碰到由于预算过低而导致废标情况的发生,有的采购单位经办人员拿着2007年的买的价格去造2009年的采购预算,主观地认为价格不会波动太大,结果事与愿违。比如某采购中心受某厅局委托采用单一来源方式采购一批软件,采购预算为40万元,采购中心组织评标专家、采购人代表经过与供应商多轮协商谈判,价格下不来,原因是该软件不具有推广使用价值,供应商失去扩大再生产的机会,因而一种自觉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得供应商不愿意降价,这不足为怪,一项没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当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投资(虽然该项目经过采购中心的不厌其烦尽心尽力的努力还是使采购人在预算以内买到要买的产品)。事实证明,好的采购预算既可以满足采购单位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减少政府采购中心的废标产生,从而达到节约财政资金的政府采购这样一个双赢的目的。
三是政府采购项目预算应该涵盖本单位的较长期的发展目标。说到较长期并不是要采购单位寅吃卯粮,用明年的钱买今年的东西,那样是会产生恶劣的后果的。而是要提醒采购单位应该考虑孰轻孰重,哪样东西必须满足较长时间的需要,哪些东西是消耗性产品,毋须投入太多资金而造成浪费。老子有云:“治国如烹小鲜”,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犹如一道色香味型俱佳的菜品,各种佐料、配料、主料就是一项项的项目预算,谁多谁少必须经过严格的计算,如果不加区分,一古脑胡乱混合在一块势必影响整道菜的质量和味道,影响政府采购预算的整体水平的提升。如果不科学地区分采购项目的轻重关系,还可能使财政资金产生浪费,如有的行政机关以拉开档次为目的,为领导配备的电脑用的4核或6核的CPU,一个不搞科研的行政领导,配备如此高档的办公设备,实际上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当然,编制政府采购的项目预算不是要将采购单位整体预算实行人为分割,恰恰相反,就是要通过项目预算来对政府采购整体预算进行科学排序。目前,行政机关的预算有些不太正常,有的采购单位能耐大,通过“跑部前进”,钱来得多,用得也就大方,因此,瞧不起国货,看不起民族品牌,眼睛望着豪华,心里想豪华,做出来的预算也处处体现豪华。而一些能耐小的单位,则煞费苦心,狠不能一分钱能变成一元钱,因此在造预算时,将别人的成交价格就变成自己的预算数据。以上两种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弊病都是编制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时必须革除的。编制政府采购项目预算应该基于预算的执行、内部资源优化或外部环境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适时对预算项目进行修正或作重新思考,进而调整预算。
四是预算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预测。预算应该是根据预测结果与预算目标之间的差距提出的对策性方案。通过预测并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是防范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预算风险无非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编制的预算过低,供应商无法响应,导致不能采购;另一方面,预算编制过高,造成资金沉淀,使财政资金的利用率降低。因此,编制政府采购项目预算,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做出违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事情来,比如,有的采购人单位以追求高新、进步为目标,这是没有错误的,但是有个“度”,这个度就是法律所规定的购买国货的规定和必须有三家以上潜在供应商作出响应,不能在技术参数中罗列一些的国外品牌才有的东西,那样势必影响采购项目的实施。一句话,编制预算不能好高骛远,只能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下,老老实实地进行编制,因为普天下并非只有你一个人聪明。
五是预算编制重在落实执行。采购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从本质上讲是对财政资金严格管理的一种手段,它通过规划未来的发展定位来指导现在的实践,对政府采购起着全方位的支持作用。准确、合理的预算本身并不能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只有严格执行预算,使每一个项目政府采购的发生都与相应的预算项目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全面预算管理控制的目的。因此,全面预算管理除了采购单位全员参与、预和算结合外,更重要的是预算反馈和预算监控,以及对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和激励,落实全面预算的管理职能,否则全面预算将成为流于形式的数字游戏。
六是对预算全程动态监控和调整,实行滚动预算
如果采购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调整是以月度为单位的话,那么预算执行的监控应该是每天的,预算执行的反馈至少应该是以周为单位,特别对废标需要重新采购项目的预算应该认真加以审查,以便根据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政府采购预算。对于个别项目的执行周期是跨年度,同时新项目的开发计划与现有项目的执行情况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以一年为区间的滚动预算是十分必要的。滚动预算可以使来年的政府采购目标更准确、预算安排更合理、前期准备工作更从容。
强化编制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更多的是充当一种在政府采购战略目标与资金有效管理之间联系的工具。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采购单位的人、财、物资源,监控其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能够预测到政府采购的所能实现的目标。因此,编制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是政府采购诸多环节中一个很具体也很重要的工作,必须抓紧抓好。
来源:湖南省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