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金融采购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4月15日,第二届中国金融采购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这一国内金融采购领域的行业盛会,吸引了来自世界银行、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各政策性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国内主要金融机构采购部门代表及采购领域知名学者共200余名参会。中国金融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民,中国人民银行采购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金融采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建华在论坛开幕式致辞。
绿色采购成为当天论坛的主要议题,发言嘉宾围绕如何以绿色采购实践服务金融行业发展展开主题演讲和探讨。无论是绿色采购的国际视野,还是国内金融机构对绿色采购的实践,都吸引了当天所有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和共鸣。
开展绿色采购已成国际共识
继去年邀请到韩国驻华大使馆采购官员到会进行主题发言之后,中国金融采购高峰论坛延续了不断拓展采购领域国际化视角的做法,邀请到世界银行中国和蒙古局采购部主任、首席采购专家阿科菲以及世界银行高级采购专家郭小薇就绿色采购业务的国际经验同与会代表一起分享。
阿科菲在发言中提出,世界银行在其各项采购中对绿色环保理念加以贯彻和应用,无论是货物、工程还是服务项目中都有充分体现。仅2010年,世界银行的绿色采购项目金额就已经达到了252亿美元。世界银行始终认为,绿色采购首先是要对环境负责,环境因素与质量、价格以及供应商的表现一道作为世界银行在采购过程中加以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
郭小薇也同时表示,世界银行作为一个大机构,有其自己的内部采购业务。在这些业务中,所有标准的设定都是支持绿色采购理念的,要求进行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安全保障方面的评估。可喜的是,目前许多国家都以世界银行的绿色采购实践为指导,开展自己的绿色采购业务。可以说,绿色采购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共识。
国内金融机构积极践行绿色采购
论坛上,来自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代表分别就本单位对绿色采购理念的应用和与会嘉宾进行了经验分享。他们表示,各金融机构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绿色采购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在当前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发展共识、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引入绿色和谐工作理念和业务模式的背景下,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呈现出“绿色”的趋势。绿色采购,恰恰能够为金融机构核心业务的开展提供保障。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中心主任徐正飞表示,交通银行一直追求可持续发展以及基业常青的战略选择,大力探索低碳经营模式,从2008年开始实施绿色信贷工程和绿色采购制度探索。如今,工程、信息化设备以及车辆采购中都已引入了绿色采购理念,并上升到了制度层面。
招商银行采购管理部总经理白玉生介绍,招商银行在2007年宣布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机构,承诺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融入企业运营流程,同时在设备采购和工程管理中引入绿色指标。白玉生倡议,应在我国金融行业形成一个绿色采购的共同行为纲领。
金融绿色采购是政采有益补充
虽然是金融采购行业的聚会,但论坛当天许多发言嘉宾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政府采购。他们认为,目前许多金融机构都参照政府采购程序进行集中采购或者大宗物品采购,金融行业的绿色采购实践必将是政府采购的有益补充。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认证中心副主任张小丹表示,绿色采购是我们在传统采购意义上增加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政府的绿色采购能够引导和推动社会的绿色消费行为,企业不仅应是绿色生产的主导者,更应是绿色采购的中坚力量。政府绿色采购在国际上已经开展了多年,在中国却刚刚起步,虽然诞生至今还不到10年的时间,但我国的绿色采购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更有了明确的政策体现。
张小丹认为,金融机构的绿色采购,必将是对我国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的一种有益实践,具有一定的社会示范效应。与此同时,应在金融机构中倡导向环保企业提供信贷,让这类企业能够强大起来,这也是对环境保护事业的一个重大贡献。
来源: 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