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政府采购标准化建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文本的标准化。近年来,随着政府采购工作的深入开展,很多省市开始探索政府采购文件的标准化文本。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政府采购文本的标准化工作依旧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来支撑。
文本标准化是最好的突破口
从采购文本入手或许是全面推行政府采购标准化工作的最好切入口。
记者在对随机选择的10个省市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多数省市都开展了不同程度、不同维度的政府采购标准化建设工作,一些先行先试的省市在这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60%以上的省市选择了以文本标准化为此项工作的突破口,而已经推行或者正在着手准备推行政府采购文件范本的省市占了其中的一大部分。
较早试水文本标准化的重庆市和天津市就是从推行政府采购文件范本入手的。2005年重庆市开始推行政府采购招标文件货物类范本,而天津市早在2000年左右就开始逐步推行此项工作。此外,陕西省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了涉及工程、货物和服务的招投标文件标准化文本。江苏省则使用了简单明了的表格,对涉及供应商投诉的相关文件给出了标准化的范本,四两拨千斤地从文本上理顺了供应商投诉处理的相关工作。山西省继2006年开始推行政府采购委托协议范本之后,经过几年的积累,于2010年下半年又集中推出了政府采购货物类招标文件范本等4类范本,稳步推进了政府采购文本标准化的建设工作。作为地级市的代表,山东省枣庄市于2007年下发了《关于印发枣庄市政府采购项目委托代理协议范本的通知》,开启了该市政府采购标准化建设的序幕。
青岛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文本标准化涉及的范围非常广、类型非常多。根据《政府采购法》第42条规定,采购文件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标准、评估报告、定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等。而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制定标准化的文本还包括不同采购方式和不同品目类型所涉及的一系列细分文本文件。对此,天津市财政局政府采购办公室处长栗庆林表示,政府采购文本标准化的发展目标,应该是一个项目从委托开始,到最终签订采购合同,一系列产生的文本,都有统一的范本。即使没有做过政府采购,但是熟悉相关知识的采购人、代理机构和供应商,用这套范本也能顺利地将政府采购项目做下来。
虽然文本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但是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采购与公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米德夫认为:“从采购文本入手或许是全面推行政府采购标准化工作的最好切入口,因为这项工作比较容易管理。文本标准化建设不仅可以控制实施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还可以预防腐败。”
文本标准化缺乏权威准绳
政府采购文本在各地呈现出各自为战的局面,容易引发法律纠纷。
虽然标准文本的推广会带来诸多好处,但是真正构建起一套文本标准化体系的地方少之又少。那么困难在哪里呢?江苏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处长吴小明告诉记者,政府采购文件的范本涉及范围较广泛,涵盖的文本较多。虽然说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可以考虑群策群力,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涉及知识产权和同行竞争等问题,一些入行比较早的、文本制作较好的社会代理机构,并不愿意将其文本拿出来分享。
除了标准文本的参考脚本征集困难之外,栗庆林也指出了这项工作中存在的另一个难题,那就是标准的相对性。他告诉记者说:“目前政府采购工作中的标准化没有一个最权威的准绳,各省市的标准化建设也只是根据自身的情况达到相对的统一。”对此,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刘小川也表示赞同,他解释说:“政府采购文本在各地呈现出各自为战的局面,不但会影响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削弱标准化给政府采购各方带来的便利,还很容易引发供应商的质疑和投诉等法律纠纷。如果各地的标准都不一样,也很容易出现新的不正当竞争。”
推行政府采购文本标准化,不但可以使政府采购工作更加规范,也可以方便各方当事人。在采访过程中,北京一家IT公司负责政府采购项目的刘经理向记者发出感慨:“现在的情况是,一些省市根本没有标准文本,而有标准文本的地方又各不相同。应该逐渐有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统一的标准文本。”据刘经理介绍,从他参与政府采购工作的经历来看,很多省市发布的采购公告、出售的采购文件以及让供应商填写的投标文件,格式和内容都不一样。这使得供应商对每个项目都要集中十二分的精神去应对。
健全法律是促进文本标准化的关键
标准化不是等同化。在基本原则标准化的基础之上,允许一定程度的非标准化。
政府采购文本标准化的工作该如何推进?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业内人士的观点不谋而合,那就是要有全国统一的范本。“标准化建设要全国一盘棋,不能有条块分割。”刘小川说。而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何红锋也认为,政府采购文件范本的制作要考虑标准化的程度和覆盖范围等问题,应该由全国统一来制定。
据何红锋介绍,目前工程招投标领域就有全国统一的范本,这个经验可以借鉴。不过他也表示,工程招投标的范本使用至今,有一个弊病不可忽视,那就是根据规定,在制作工程招投标文件时,必须严格按照范本执行,不允许有改动,这给很多项目的进行带来了不便。“政府采购项目会更加复杂多样,所以完全按照范本执行、不允许改动肯定行不通。”正如世行专家杨大伟所说,标准化不是等同化,在基本原则标准化的基础之上,允许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项目有反映自身特点的非标准化。政府采购标准文本需要全国统一,该怎样执行呢?刘小川认为,标准化建设的工作应该由中央来主导,具体到技术层面的制作工作,可以由各级政府采购部门来做。
在某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办公室负责人看来,虽然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文件范本听起来很诱人,但是如果没有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作支撑,这个诱人的标准文本也只能是“水中望月”。“要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标准文本,前提是要有完备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这位负责人说。对此,丹尼尔?米德夫也向记者介绍说:“在美国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中,无论是招标文件还是合同文本、履约过程的文件,都有示范性文本,而且非常详细。这是由于目前在美国具有完备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这样标准化也就更容易实现。”
来源: 中国政府采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