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采购电子化研究·开源软件①
编者按 政府采购电子化热潮迭起,但有关电子化技术路径选择的问题似乎很少引起业内的关注。开源软件在政府采购电子化当中的应用前景就是这样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开源软件安全可控--白宫和五角大楼都用了;省钱--单单一个中央政府采购网的数据库一项就省去上千万;能促进本国软件业发展--俄罗斯五年内所有政府部门将强制改用开源软件……如此多的好处和范例,却鲜有人问津。而另一方面,政府采购在强大的私有软件企业的傲慢与高价面前却每每束手无策、只能被动就范。两相比较,其间原因值得深思。为引起业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本报特推出“政府采购电子化研究·开源软件”专题,邀请有关人士就此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欢迎读者参与讨论,无论反对或赞成,只要言之成理皆可投稿本报。来稿邮箱:liqunsun@yahoo.cn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倪光南,1939 年生,浙江镇海人。1961 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中科院计算所公司(联想前身)和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
倪光南院士主持开发了联想式汉字系统、联想系列微型机,分别于1988 和1992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联想集团即以联想式汉字系统起家并由此而得名。
近年来,倪光南院士致力于推广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国产CPU、国产软件和开放标准UOF等。
1994年倪光南被遴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电子化是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政府采购电子化(即政府采购信息化)的过程,既包含了政府采购专业的内容,也须透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其目标。作为一个现实的技术路径选择,开源软件在政府采购电子化进程中应居于什么样的地位?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会对我国政府采购电子化的技术路径选择产生影响。为帮助业内澄清对有关问题的认识,《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专访了IT业界权威、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白宫和五角大楼都“开源”了
《政府采购信息报》:请您谈谈,作为技术选择之一,电子政务中使用开源软件的优势和劣势各有哪些?请从安全、运作效率、资金效益、运行维护成本等多方面说明,并请尽量以真实数据和案例说明。
倪光南:电子政务应用显然应将安全放在首位,使用开源软件有利于保障信息安全。目前各国在电子政务中采用开源软件的越来越多。据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maastricht university)对欧洲12国的调查情况显示,2007年其中约有49%的地方政府使用开源软件,这种应用还在进一步增长。美国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私人软件企业,但美国政府在奥巴马上台后,很倾向于开源软件(被称为“开源总统”),这就带动了美国各界包括政府各部门积极采纳开源软件,如白宫网站带头采用了开源的LAMP架构,就连以保守着称的美国国防部也在其指导性文件中规定“开源软件应该像其他软件产品一样被同等对待”,并列举了它为国防部带来的好处:迅速消除软件缺陷、易于修改、减少对厂商依赖、易于快速配置、降低成本和快速开发等等。最近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证实:发现开放源代码在网络安全方面优于私有代码。归结起来,开源软件比私有软件安全性好的原因是:不存在后门,安全漏洞一般较少,用户也容易增强其安全性。
除了为改进信息安全外,对于软件业不发达并力图发展软件业的国家,支持开源软件是发展本国软件业的捷径;此外,采用开源软件可以大大节省IT开支并有利于推进开放标准、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
中央采购网:身边的成功案例
《政府采购信息报》:开源软件应用到我国的电子政务特别是政府采购电子化(即政府采购信息化,包括政府采购工作中采购预算和计划的编制等等管理内容,以及招标采购文件的编制、发布、网上竞价、投标、评标等操作内容,采购合同签订,采购流程的运作和监督、管理内容的信息化)当中时,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可能的不足?
倪光南:中央政府采购网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下属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建设运维的电子化采购交易执行平台,它可以作为开源软件应用到我国的电子政务特别是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典型。2011年1月中央政府采购网从全国近5万家各级政府网站中脱颖而出,获得2010年度中央国家机关网站特色栏目奖。“中国优秀政府网站推荐及综合影响力评估组”认为,该网站特色栏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和谐社会的特点,能够结合行业指引规范、社会发展趋势,在技术实现、内容提供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有特色,具备领先性、示范性和引导性。
该网站的经验表明,将开源软件应用到政府采购电子化,可以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网站提高了政府采购透明度和服务水平;网上公布采购结果,有利于社会监督和行政监管;信息化提高了政府采购工作效率;信息化降低了政府机关行政成本。特别是网上竞价和网上议价节支率一般在10%~30%以上,成交价不仅低于预算,而且也低于市场价;信息化还可以规范采购行为,减少人为因素,使采购结果更加公平、公正。实践证明,开源软件的应用符合可靠、低成本信息化的要求。采购中心在国内政府机关中率先全部采用开源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RUBY编程软件,网站运维监测也采用了开源系统,以最低投入完全实现了软件正版化,摆脱了对国外商业软件的依赖,仅数据库一项,软件采购成本减少500万~1400万元左右,日常维护节支更加显着。作为国内开源软件在大型政府网站的首次成功应用,其成绩是明显的,今后应当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
软件业不“硬气”?扶持缺位是主因
《政府采购信息报》:开源与非开源软件的核心分野是什么?
倪光南:这两者的主要分别是软件源代码是否开放,是否需要购买许可证以及具体许可证的条款。开源软件的共同特点是源代码开放,不需要购买许可证,但具体许可证有很多种,通过OSI(开源促进会)认证的开源软件许可证就有70余个,需要分别对待。
《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府采购有促进我国信息业特别是软件业发展的政策功能目标,但多年来国内软件业似乎起色不大,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人说原因是国内软件业本身扶不起来,您如何看待这一评价?这些问题和开源软件有哪些相关性?
倪光南: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这一国货优先的原则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也符合WTO原则。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关于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的谈判,但还没有签署该协议,因此中国的政府采购市场还不需要对外开放,优先采购国货的原则依然有效。
采购国货并不排除外资公司,因为中国的政府采购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和中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但由于没有明确“国产软件”的界定,以至于政府采购法形同虚设,例如2010年政府正版软件采购中,八成以上采购款项落入外国公司,政府软件正版化几乎变成了软件进口化。众所周知,奥巴马政府的救市计划要求“买美国货”得到了落实,但我国《政府采购法》“买中国货”的要求,尤其是买国产软件的要求基本上没有落实。在这种情况下,怪罪于国内软件业扶不起来是不公平的。
在中国,开源软件和国产软件密切相关。2004年底财政部会同信息产业部起草的《软件政府采购实施办法(试行)》规定:“根据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将本国供应商发行的源代码开放软件视同本国软件予以认定”。这个规定符合我国国情,也不违背开源软件的精神,有关部门一直以来也都是这样做的。中国历来有“重硬轻软、更轻服务”的倾向,因此人们往往轻视中国本国开源软件公司的贡献,实际上开源软件的推广使用离不开服务,本国开源软件公司除了构建本土化的发行版外,他们提供服务正是推广使用开源软件必不可少的。总之,我国政府采购没能很好起到支持国产软件(包括开源软件)的作用。
开源软件与服务外包可融合推进
《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府采购电子化进程中有三种模式:A.将电子化业务直接招标给企业(不限定是否开源软件);B.限定用开源软件但由政府自己开发;C.限定用开源软件但由政府外包给企业开发。这几种模式您倾向于采用哪一种?
倪光南:从长远看,似乎第三种模式比较合适。2009年10月份,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九部委发布了《鼓励政府和企业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个《意见》规定,应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工作要求,支持和鼓励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要抓住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把促进政府和企业发包作为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重点。加大服务外包的宣传力度,改变国内对外包模式的传统观念,让服务外包得到各级政府和大中型企业的认可。
我国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不要什么事情都由政府自己来做,像政府采购电子化这类工作可以外包给专业IT企业去开发,甚至包括运维工作也都可以外包,这时,政府可以通过确定需求进行控制,包括限定用开源软件。当然,其他两种模式也可以用,不过,这时政府未必能对技术路线进行控制。
《政府采购信息报》:政府采购促进服务外包的政策功能目标与应用开源软件这一目标应如何有效结合?
倪光南:应用开源软件仍然需要有本国供应商的开源软件发行版并由他们提供服务支持,政府完全可以将这些工作外包给相关的企业去做,所以这和政府采购促进服务外包的政策目标没有矛盾。这里要强调服务的重要性,现在SaaS、云计算等等已成为潮流,这符合发展服务外包的大趋势。
《政府采购信息报》:请问开源软件应用中,政府自己雇佣人员开发和外包给企业相比,各有哪些优缺点?
倪光南: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不过如上所述,从长远看,政府采用外包的方式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方式是应当鼓励的。
俄罗斯政府五年内全部“开源”
《政府采购信息报》:根据您的评估,开源软件在我国政府采购电子化现实中的应用目前处于什么阶段?后续发展潜力如何?
倪光南:开源软件在政府采购电子化现实中的应用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上述中央政府采购网只是一个典型,但它的成效是明显的,应当予以推广。
《政府采购信息报》:如果要推广开源软件在政府采购电子化进程中的应用,包括政策制定在内,哪些环节的工作最关键?
倪光南:最重要的是领导部门的态度及相应措施。具体职能部门的影响有限,它们的努力不可能改变目前外国跨国公司的软硬件在我国电子政务中占据主要地位甚至垄断地位的现状。那么,怎样才能取得突破呢?这里我们可以举俄国的例子。2010年底,俄联邦政府总理普京签署命令,批准了俄联邦行政机构在2011年至2015年期间将其信息系统转用自由软件的预算计划。这个五年计划是借助行政命令将其信息系统从使用私有软件转换到使用自由软件。俄国说的自由软件就是中国说的开源软件。由于俄国采取了这种行政措施,才能用自由软件强行替换政府过去使用的外国软件。应当说,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规模和自主创新能力都超过俄国,但由于我国政府推广国产软件(包括本国供应商的开源软件在内)的力度显然不如俄联邦政府,所以效果不大明显,今后我国似可考虑采取俄国那样的行政措施来推进国产软件和服务。
来源: 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