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中国国际调味品博览会武汉开幕
http://www.scbid.com/index.php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15日
-
油盐酱醋茶,顿顿不离它。昨日,为期四天的第13届中国国际调味品博览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记者逛展发现,今年的参展企业中,外来品牌占据了八成以上,本省前来参展的调味品品牌屈指可数。湖北省调味品协会秘书长李石彭不无担忧地表示,我省三分之一的正规调味品生产企业处境艰难。
看好武汉市场
外省大鳄忙抢份额
走进展厅正门,一股醋香扑鼻而来,在山西水塔陈醋展位,两位身穿古代服装的师傅,正现场展示米糠酿醋的工艺。往里走,一家家外省的调味品品牌接踵而至。记者发现,这些参展品牌中,还有不少新面孔。
以臭豆腐和腐乳闻名的王致和是百年老字号,迄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展台上,一罐罐的青色臭豆腐和红、白色腐乳颇吸引人。该品牌湖北区负责人介绍,公司的腐乳和臭豆腐均采用北方工艺制作。以臭豆腐为例,北方是用豆腐块加花椒水密封45天制成,而南方的臭豆腐则是将豆腐块用细菌发酵制成,两者在口感上有很大不同。他透露,近几年,湖北的调味品市场需求提升,所以,今年起,公司决定将销售半径从北方往南方拓展。为此,他们今年特意新开发了红油腐乳,售价在8元一瓶,专供湖北市场。“你们湖北有菜籽油,玉米油就看我们的了。”来自山东诸城的一家加工企业首次参展,该公司常务副总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做玉米油的企业有几十家,不过,该公司拥有全亚洲最大的玉米加工基地,原材料的品质绝对有保证。现在,公司生产的玉米油占全国总份额的10%,还打进了武汉的超市。“下一步,我们将打造全国玉米油第一品牌。”该人士信心满满。
恶性竞争之下
三成本土品牌处境尴尬
相比之下,昨日参展的湖北本土品牌寥寥可数,仅山乡、福达坊、莲花等几家品牌苦撑门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调味品企业负责人透露,企业现在正面临从未有过的困境,一方面原材料价格还在不断上涨,如胡椒果今年上涨超过80%以上,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很多企业实际上是在赔本赚吆喝;更重要的是,行业间恶意竞争,严重制约了调味品行业的发展,鸡精就是典型的例子。自从大桥鸡精在市场上打出知名度后,其他人蜂拥而上,现在我省生产鸡精的企业超过30家。品牌多了以后,同行之间互相杀价,高成本之下,原来就很难生存的企业过得愈发艰难,新品牌建设也就无从谈起。“我省三分之一正规调味品生产企业处境尴尬。”湖北省调味品协会秘书长李石彭告诉记者,调味品在湖北的销售额,每年都以15%-20%的速度在递增,去年销售额达到200亿元,这也是外省品牌纷纷抢占湖北市场的原因。再看看本土品牌,恶性竞争导致的后果,就是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假冒伪劣调味品充斥市场,最终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他建议有关部门应该立刻制定有效的市场及企业监管制度,出台促进行业发展的相关应对措施,帮助我省部分调味品企业渡过难关。
未来3至5年
全国调味品市值达2800亿
中国调味品发展论坛昨日下午举行,来自江西、上海、四川、湖南等地的近80名企业负责人一致认为,未来3至5年,中国调味品市场总值将达到2800亿元,大品牌化将是唯一趋势。
河南南街村集团总经理耿富杰表示,眼下,我国调味品行业品牌消费已萌芽,但目前调味品市场缺乏引导与监管,假冒伪劣调味品充斥市场。近几年,政府已制订并规划引导市场发展的新措施,未来5年,假冒伪劣调味品将从现在的45%市场占有率下降至15%左右。换而言之,正规厂家的市场份额会迅速扩大。
有的企业人士认为,现在的方便食品、膨化食品、风味食品、特产食品等等,无一不是以调味品为基础,这给调味品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按去年我国食品工业的统计数据来算,调味品作为添加剂的消费总额就超过300亿元。
记者从论坛上还了解到,海鲜素、牛肉粉、XO酱、豆瓣酱、烧烤酱、蒸鱼豉油、泡菜等等具有地方风味或特色风味的调味品将“大行其道”,让厨房变得更简单。
中国著名调味品专家陈小龙表示,国家涉及食品、调味品的质量安全门槛将进一步抬高,这必将给我国调味品产业带来重大利好。
来源:河南会展网
油盐酱醋茶,顿顿不离它。昨日,为期四天的第13届中国国际调味品博览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记者逛展发现,今年的参展企业中,外来品牌占据了八成以上,本省前来参展的调味品品牌屈指可数。湖北省调味品协会秘书长李石彭不无担忧地表示,我省三分之一的正规调味品生产企业处境艰难。
看好武汉市场
外省大鳄忙抢份额
走进展厅正门,一股醋香扑鼻而来,在山西水塔陈醋展位,两位身穿古代服装的师傅,正现场展示米糠酿醋的工艺。往里走,一家家外省的调味品品牌接踵而至。记者发现,这些参展品牌中,还有不少新面孔。
以臭豆腐和腐乳闻名的王致和是百年老字号,迄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展台上,一罐罐的青色臭豆腐和红、白色腐乳颇吸引人。该品牌湖北区负责人介绍,公司的腐乳和臭豆腐均采用北方工艺制作。以臭豆腐为例,北方是用豆腐块加花椒水密封45天制成,而南方的臭豆腐则是将豆腐块用细菌发酵制成,两者在口感上有很大不同。他透露,近几年,湖北的调味品市场需求提升,所以,今年起,公司决定将销售半径从北方往南方拓展。为此,他们今年特意新开发了红油腐乳,售价在8元一瓶,专供湖北市场。“你们湖北有菜籽油,玉米油就看我们的了。”来自山东诸城的一家加工企业首次参展,该公司常务副总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做玉米油的企业有几十家,不过,该公司拥有全亚洲最大的玉米加工基地,原材料的品质绝对有保证。现在,公司生产的玉米油占全国总份额的10%,还打进了武汉的超市。“下一步,我们将打造全国玉米油第一品牌。”该人士信心满满。
恶性竞争之下
三成本土品牌处境尴尬
相比之下,昨日参展的湖北本土品牌寥寥可数,仅山乡、福达坊、莲花等几家品牌苦撑门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调味品企业负责人透露,企业现在正面临从未有过的困境,一方面原材料价格还在不断上涨,如胡椒果今年上涨超过80%以上,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很多企业实际上是在赔本赚吆喝;更重要的是,行业间恶意竞争,严重制约了调味品行业的发展,鸡精就是典型的例子。自从大桥鸡精在市场上打出知名度后,其他人蜂拥而上,现在我省生产鸡精的企业超过30家。品牌多了以后,同行之间互相杀价,高成本之下,原来就很难生存的企业过得愈发艰难,新品牌建设也就无从谈起。“我省三分之一正规调味品生产企业处境尴尬。”湖北省调味品协会秘书长李石彭告诉记者,调味品在湖北的销售额,每年都以15%-20%的速度在递增,去年销售额达到200亿元,这也是外省品牌纷纷抢占湖北市场的原因。再看看本土品牌,恶性竞争导致的后果,就是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假冒伪劣调味品充斥市场,最终影响到消费者的健康。他建议有关部门应该立刻制定有效的市场及企业监管制度,出台促进行业发展的相关应对措施,帮助我省部分调味品企业渡过难关。
未来3至5年
全国调味品市值达2800亿
中国调味品发展论坛昨日下午举行,来自江西、上海、四川、湖南等地的近80名企业负责人一致认为,未来3至5年,中国调味品市场总值将达到2800亿元,大品牌化将是唯一趋势。
河南南街村集团总经理耿富杰表示,眼下,我国调味品行业品牌消费已萌芽,但目前调味品市场缺乏引导与监管,假冒伪劣调味品充斥市场。近几年,政府已制订并规划引导市场发展的新措施,未来5年,假冒伪劣调味品将从现在的45%市场占有率下降至15%左右。换而言之,正规厂家的市场份额会迅速扩大。
有的企业人士认为,现在的方便食品、膨化食品、风味食品、特产食品等等,无一不是以调味品为基础,这给调味品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按去年我国食品工业的统计数据来算,调味品作为添加剂的消费总额就超过300亿元。
记者从论坛上还了解到,海鲜素、牛肉粉、XO酱、豆瓣酱、烧烤酱、蒸鱼豉油、泡菜等等具有地方风味或特色风味的调味品将“大行其道”,让厨房变得更简单。
中国著名调味品专家陈小龙表示,国家涉及食品、调味品的质量安全门槛将进一步抬高,这必将给我国调味品产业带来重大利好。
来源:河南会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