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云南省省长李纪恒连续出访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盛情相邀南亚各国领导人和企业参加南博会;副省长高树勋率云南省代表团赴重庆开展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向重庆政商代表推介南博会;多个出访团组正陆续分赴南亚、东南亚、西亚及非洲国家和地区招商招展。云南人已经感觉到,第2届南博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作为云南重要的对外开放和交流平台,展示云南开放包容、多元发展新形象的窗口,南博会之于云南,意义非凡、影响深远;而以云南优越区域、西向开放、丰富资源多重优势为基石的南博会,更是机遇叠加、市场倍增。
众望所归 南博会花落云南
南博会落户云南,并不是偶然。
省委书记秦光荣说,开放是云南最大的优势,也是推动云南发展最大最好的一张牌。云南拥有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中国唯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份。近年来,云南积极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加快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从开放“末端”走向了“前沿”。未来,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云南也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云南已经和南亚国家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开通了昆明飞往多个南亚国家主要城市的空中直航,孟加拉国在昆明开设总领事馆,多个南亚国家在昆明设立办事处,越来越多的南亚客商来到云南开展经贸活动,云南已成为中国与南亚国家开展合作交流的主要省份之一。
随着云南与南亚交往的日益密切,地理概念和历史渊源正一步步向现实中的携手并进延伸,一个兼容并包的综合交流平台正在孕育。
2004年,云南省首次在昆交会上增设“南亚馆”,展出南亚商品;2008年首届南亚国家商品展在北京开启,次年“移居”昆明与昆交会同期举办。2010年,商务部确定南亚国家商品展永久落户昆明。作为南博会的前身,南亚国家商品展有效推动了云南与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而云南与南亚也在展会中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亲近,随着更大范围交流合作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个更加优质高效的综合展会呼之欲出。
2012年10月,中国国务院批准将南亚展升格为中国—南亚博览会,化蛹为蝶欲高飞,终于,众望所归,南博会花落云南。
首秀惊艳 南博会留下美好记忆
首届南博会的盛况人们至今记忆犹新。
2013年6月6日,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如火的热情中开幕。
南博会首秀带来了连连惊喜:世界500强美国微软带着科技的力量来了,印度塔塔集团带着合作的真诚来了……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3个省区市的1200多家企业纷至沓来,展位多达2400多个,南博会异彩纷呈,世界用行动响应着南博会热忱的召唤。
除了热闹的展会,18项系列活动更汇聚了多彩和特色,搭建起云南与南亚各国合作的广阔平台。商品采购大会、投资促进会、中国—南亚经贸高官论坛、中国—南亚商务论坛、中国—南亚智库论坛、南亚国家友好组织论坛等,以推进南亚、东南亚区域合作和桥头堡建设为主线,围绕投资与贸易便利化、重点产业领域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交流,以不同的方式推动着各国政界、商界、学界增进互信,深化合作。
首届南博会累计国内合作项目签约409个,总投资5378亿元;外经贸成交174.66亿美元,利用外资94.34亿美元。
云南与南博会 共享“最美时光”
“新一届盛会,熟悉中人们会有新鲜的感受。”这是南博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对第2届南博会的一个概括。据介绍,第2届南博会的机制更加完善、内涵更加丰富,活动涵盖商品展览、投资合作、服务贸易、专业研讨和文化教育科技交流等多方面。
在招商、邀商上,云南正紧盯前沿科技发展趋势,组织一批如3D打印机、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商品参展,邀请更多的优质采购商、电商参会。在商品展览展示的基础上,新增了文化、旅游、金融、物流、教育等服务贸易内容,引导南博会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延伸,由“进出口”向“走出去”延伸,由“线下”交易向“线上”交易延伸。在创新办展方式上,初步实现“三个适度分离”:即展与会的适度分离、展与销的适度分离、专业买家与普通观众的适度分离,以此提升办展水平,凸显展览展示效果。同时,展会还将利用巫家坝机场的空间资源,与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新老场馆有机连接、统筹使用,扩大设展规模、停车空间和交通缓冲空间,探索客户信息化系统在南博会上的运用,让南博会开得更加“智能”。
南博会期间,将举办展览展示活动、第9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中国—南盟经贸高官会和南亚经贸推介会、商品及服务采购大会、博览会客厅、第12届东盟华商会、GMS经济走廊活动周、中国·东南亚·南亚电视艺术周、中国侨商投资贸易促进会、中国—南亚智库论坛、中国—东盟行业合作昆明会议等多项重头活动,让南博会开得务实而富有成效。
还有40多天,第2届南博会就将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共同期待,与南博会共享一段“最美时光”!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