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县本级公共资源交易管办分离、集中交易、市场配置,建立规范、高效、廉洁、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中心多措并举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质效。
一、公开透明信息。信息全上网。凡受委托代理的集中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招标文件、评审结果全部资料均按程序在法定媒体公告,政府采购全过程公示率达100%。资料全免费。所有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全部在四川政府采购网和中心网站公开并免费下载。质询全受理。供应商提供完整资料的质疑、询问,均按程序书面回复。未提供完整资料的询问、质疑,按信访件书面回复。
二、关键环节防控。严把供应商“报名关”。所有集中采购项目,均实行开标前一小时现场报名登记,有效防止投标人捕获关键信息和围标、串标,确保项目充分公平竞争。严把保证金“缴纳关”。招标文件明确三家以上银行,三个以上账号,要求供应商在开标前一小时,现场提供投标保证金汇款凭证或到账通知单,防止投标人提前在银行“会面”。严把专家“抽取关”。所有项目开标结束后抽取专家,采用专用设备,录音录像,专家名单专人保管。
三、做实需求论证。严格论证程序。业主委托中心组织需求论证的项目,由中心邀请行业主管部门派监督人员参加,按程序抽取专家,在监督人员的监督和采购人代表全程参与下,对采购人提供的资格条件、技术参数、评分标准、售后服务、合同草案等实质内容逐项论证,出具论证报告,全程录音录像。夯实回避制度。参加需求论证的专家,最终评标时一律回避,参加论证的业主代表、分管领导、中心经办人员和分管领导,开评标时一律回避。注重结果运用。论证结果作为编制招标文件的重要依据,业主单位对论证结果不予采用或作出调整的,需作出书面说明。所有集中采购项目需求论证达到了100%。供应商质疑、废标率同比下降70%和82%。
四、推进电子竞价。充分利用市中心电子竞价采购平台,加大业务指导和培训力度,积极推动政府采购项目纳入电子竞价平台采购,提高政府采购效率,提升财政资金利用效益。
2018年1—7月,共受理并组织成交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事项293项,预算金额75636.93万元,累计节约资金237.93万元,增值资金1013.68万元。(张小燕 冉慧)
来源:巴中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