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项欣】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围绕“网上全公开,网下无交易,全省统一规范,共享共用”的目标,加大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创新力度,规范内部制度,加强评标专家管理,建立交易诚信体系,优化交易环境,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求实创新,提升了交易质量和效率。
完善管理制度,内部运行规范化
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管理监督内部运行规范。
中心在继续执行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了《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跟标人员管理制度(试行)》《评标专家签到表》《开标、拍卖、招租会签到表》等40余个原有制度,并新制定了《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业务跟标情况记录表》《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综合跟标情况记录表》《红河州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CA办理情况统计表》等20余个内部制度。
同时,中心制定了工程交易、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矿业权交易、土地交易办事指南并及时公开,用制度规范场内交易行为,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办事指南的制定切实提高了交易工作效率,减轻了企业交易成本,提升交易透明度让交易环境更公平、公正、公开和阳光。
4月17日,中心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发出《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场交易项目场内服务承诺》,对场地预约、项目跟踪服务、场内环境卫生、安保管理等方面作出服务承诺。服务承诺的发布,提升了交易主体的满意度。
加强专家管理,促进评标规范化
红河州交易中心多措并举,通过强化开、评标区管理,强化专家管理等方式,规避了交易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评标规范化。
中心强化开、评标区管理,开展动态巡查检查和综合跟标管理,同时加强开评标区安保人员巡查,严防各类事件发生。中心还制定了《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封闭评标区门禁进入人员情况登记表》《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人、采购人、出让人、处置人、监督人工作牌领用及归还情况登记》等5表,严格控制评标区进入人员,除评标专家和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外,其余人员进入评标区必须登记说明原因。中心要求评标期间,对应项目的代理机构人员不得进入评标室与专家接触,代理机构人员只能在评标前或评标结束后方可进入对应的评标室。
中心强化评标专家管理,持续加强评标专家抽取管理,严格专家抽取流程,建设评标专家语音自动抽取系统,实现评标专家代码管理、随机抽取、语音通知、密函打印,将专家抽取室搬到评标区外,专家名单在评标区内密函打印,实现抽取过程全公开,专家名单不出评标区。同时中心启用了云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红河州子库,对评标专家实行在线“随机抽取”。目前,红河州综合评标专家库共有专家980名,涵盖市政、交通、水利、林业、环境、地质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评标专家全州在线一库抽取和专家资源全省共享,有效解决了各级评标专家资源不足、评标专家固化等问题。
中心多举措规范评标管理,降低了围标串标的可能性,规避了交易风险,保障了交易安全,为交易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
建立诚信体系,强化诚信管理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诚信体系的建设,对场内评标专家、投标人、代理机构的信誉管理,惩戒交易各方失信行为,鼓励诚实守信行为有着重要作用。红河州交易中心向全国公共资源交易诚信管理做得好的省、州市学习,探索建立红河州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诚信体系。
目前,由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牵头,草拟了《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场内交易诚信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评标专家诚信评价细则(征求意见稿)》《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建设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机制(征求意见稿)》《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联席会议关于对红河州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行守法廉洁诚信承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等管理机制,加大对交易各方责任主体的信誉管理,加大对失信市场主体的惩戒力度,推动交易各方主体主动适应信用需求,不断规范交易市场秩序,持续改善交易诚信环境。
优化交易环境,提升服务质量
公共资源交易环境的提升,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河州交易中心多举措优化交易环境,提升交易服务质量,从而优化营商环境。
中心大力推进交易信息公开,加强网站管理,从严网站信息采编、审核、发布,确保发布信息安全、准确、及时,保障网站安全正常运行。同时加强网络运行分析,合理优化和提高网络运行质量,为公共资源交易提供一个高效、稳定的网络平台。强化交易信息发布流程,让公共资源交易更阳光、透明,净化交易环境,
4月中旬,中心围绕履约担保、外地企业中标率、建立公平有效投诉机制等,开展对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期间红河州招标投标指标情况调查,向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和红河州发展改革委报送了“互联网+招标采购”调查表、投标和履约担保调查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采集表、建立公平有效的投诉机制调查表。
6月21日,中心根据《红河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机构座谈会。共25家公共资源交易中介代理机构参加座谈会,其中13家工程中介代理机构、7家政府采购代理机构、5家拍卖代理机构。中心共收到代理机构意见建议14条,提交了意见、建议清单,并进行了任务分解、细化责任分工,且于7月25日下发了《红河州优化营商环境公共资源交易中介代理机构座谈会意见、建议整改落实任务分解的通知》,将相关任务形成清单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人员及13县市专门进行整改落实,最后形成了清单式的整改落实情况书面答复材料进行答复。
红河州交易中心扎实开展好公共资源交易各项工作,完成了“一个平台集中、一张网全覆盖、一套数据汇总、一库抽取专家、一套制度规范、一本证书通用、一个系统监控”和“场所建设标准化、交易过程电子化、内部运行规范化、专家资源共享化、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评标区域封闭化、服务全日化”的目标,强化制度管理,推进交易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
(来源:公采传媒/《公共采购》杂志、公共资源网 作者: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