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高评标质量和效率,给交易主体提供优质廉洁高效的招标投标服务,通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优化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能力、提高交易质量上持续发力,全面推行交易项目“四随机”模式,实现了评标场地、评审专家、评标工位、见证人员随机抽取,增加了项目评标的“不确定因素”,最大限度地防范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助力阳光交易提速增效。
随机抽取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场地。中心在以往的远程异地评标“1+1”“1+N”的基础上,积极推行“1+X”随机确定项目副场的远程异地评标新模式,将招标人、投标人和评标专家在地域上实现隔离,有力破解了 “本地圈”“ 熟面孔”等问题。目前,已与全国18个省110个地区建立了远程异地评标合作关系,为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副场和专家随机抽取常态化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机抽取评审专家。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各类交易项目在自治区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充分共享评审专家资源,解决了本地专家数量不足、专业类型不均衡等难题,通过专家抽取的“随机性”,避免专家信息提前泄露,尽可能地减少了人为干预,有效降低了评标专家被“围猎”的风险,保障了评标阳光公正。
随机抽取评审专家工位。对评标场地进行升级改造,加强评标室软硬件建设,将传统评标室转变为评标工位模式,现有21间标室123个评标工位,在全区率先实现100%工位式评标,系统随机分配评标工位,对评标专家实行有效隔离,防止恶意扰乱评标秩序行为,减少对评标专家的干扰,充分保障专家独立评审。
随机抽取交易项目见证工作人员。交易系统随机分配见证工作人员,杜绝中心工作人员干扰评标活动的可能。持续拓展“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模式,推广使用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见证系统,见证人员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对交易全过程进行见证,推动见证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助力营造更加公开透明、高效廉洁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来源:通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