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IT行业显然正面临困境。裁员、缩减预算、停止收购、消费市场销量剧减、财报数字让人触目惊心……过冬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在金融风暴面前,企业想方设法为生存发展开辟各种出路,政府也在支持扶持企业发展上铺路搭桥。四万亿投资逐步到位,拉动内需的举措已经开始。在个人消费、企业市场都一片沉寂的情况下,政府市场的需求依然坚挺。政府采购能否成为IT企业过冬的避风港?IT企业如何才能借助这个市场安然过冬?
今年IT市场惨淡,次贷危机、巨亏、裁员……IT、互联网等行业传出的种种消息,都把矛头指向了一个方向,在这场金融风暴里,许多IT企业正面临有史以来最困难的生死关口。
在这个可怕的寒冬中,政府采购市场的热情却并未减弱,反而一些大型项目纷纷开启。以农业部为例,金农工程一期建设从11月底开始采购,截止12月25日,已经完成三次采购,总标的额达到几千万元,而国家统计局则刚刚采购了4万套办公软件,这是近年来最大的一笔办公软件单子。
因此,对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IT企业而言,政府采购已经成为点燃这个经济寒冬的一把火。
采购规模稳中有升
对于2009年政府采购预算是否会加大投入的问题,浙江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副处长陈志仁向记者表示,明年浙江的财政预算会稳中有升,采购金额会有所提高。不过他认为,如果IT企业想获得更多政府市场的话,还必须对症下药,了解政府的需求。就浙江而言,明年政府不会轻易上马大型IT项目,政府想买的IT产品,是可以节约政府办公成本的产品。
比如绿色IT产品,以“节能、降耗、节约”为核心的技术将在未来市场竞争起着关键作用。很多采购人都相信,加大IT业“绿色”含量、做好绿色数据中心对2009年业务目标起着关键的作用。
其次,参与政府采购的企业能力要更加全面,集成了办公、计划、人事、财务等功能模块于一体的协同软件总比单一功能的OA或CRM、HR更具优势,而在服务和软件市场有竞争力的硬件公司,业绩也会要好于单一硬件公司。
不过,陈志仁同时表示,政府也将体谅IT中小企业,制订一些有利于中小企业的采购政策,比如适当降低对资质和注册资金的要求,将一些过大的标分成几包吸引中小企业,在一些项目中尽量允许代理商参与而非只允许生产商参与(代理商规模比较小)。
大型项目不会减缓
面对经济寒冬,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通过四万亿投资来拉动内需,这将极大地带动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政府IT基础建设也将迎来高速成长。
成都市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刘勇告诉记者,其实成都的基础建设在今年就已经开始启动,2008年的自然灾害使国家加强了灾备系统的建设,以及通讯系统的建设。以成都为例,成都紧急启动三个大的应急工程,包括应急的保护工程,重大数据保护工程以及政府应对调动指挥工程,国家还批准了从成都建设到国际出口专用的数字宽带通道,以及成都市建设国际数据存储与灾备中心等项目。
从税务系统采购来看,国税总局集中采购中心采购一处处长阳春表示,2009年国税系统IT采购还是主要围绕金税三期来执行,因为金税三期将对增值税发票以外所有发票的税务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因此市场规模要比金税二期的大很多,金税三期的市场规模是3000万户左右,远远高于金税二期150万户的规模。预计实施时间跨度为5年,资金投入80亿元。
金税三期第一阶段硬件、软件、服务占投资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1.2%,16.8%和12.0%。服务器、PC、基础软件税控打印机都有很大的市场,2009年的国税IT采购肯定要高于2008年。目前,国家税务总局正在进行金税三期的需求分析和项目投资细分,软硬件的招投标工作将陆续开始。
国产软件或将迎来机遇
和硬件厂商不同,即使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式,软件企业对市场还比较看好,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冲告诉记者,2010年中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13000亿元人民币。2009年软件业的发展可能达到30%。
“金融危机可能是国产软件的机会”,某国产软件供应商表示,由于有压缩IT成本的压力,很多习惯于花大价钱采购进口产品的部门和企业会将目光投向国内。
近来的一些大型软件采购项目也证明了这一点,如金农中间件采用的是东方通和金蝶的产品,而之前国际统计局的4万套办公软件的订单也没有给微软而是给了永中。
金蝶中间件总经理蔡军认为,尽管有金融危机,但是中国软件产业还将保持良好增长态势。首先是政府方面,电子政务建设不会停止,尤其是12金工程,随着国产基础软件在金宏金农等项目的成功应用会加强其他部委对国货的信任程度,给国产软件更广阔的市场。
其次是企业,现在物价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会带来企业成本的增加,反而使得企业更需通过使用软件来提升管理能力、提升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对软件的需求更大,这和其他行业的周期恰好相反。举例来说,企业原来雇佣一个人需要用5000元,现在需要6000元,使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可以节约人工,减少企业人力成本安全过冬。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