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2008年通过认真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多方面规范采购行为,完善和创新规章制度,采购执行工作再上新台阶。
据最新统计,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2008年全年完成采购预算25.2亿元,比上年增加6.4亿元,增长34%;完成合同资金22.05亿元,节约预算资金3.15亿元,资金综合节约率为12.5%。成绩的取得与该省采取的有效措施分不开的。
首先,该省从规范采购抓起,显现采购执行成果。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2008年以规范管理年活动统领全年工作,并结合全国政府采购专项检查,在规范采购行为、精细化管理上狠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优化管理机制、强化监督,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该中心修订了服务指南,统一了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等各类采购方式的信息发布格式,并安排专人负责审核,全年在指定媒体发布采购信息1500多条,其中非招标信息900多条,超过《政府采购法》要求的信息发布透明度。新出台和修订10多项规范性管理办法,《采购方式选择报批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评审现场管理暂行办法》、《聘请政府采购特邀监察员工作暂行办法》和《采购项目质疑受理暂行办法》4项制度受到省监察厅关注。中心规范供应商质疑处理程序,做好供应商质疑处理工作。同时坚持执行特邀监察员和公证监督制度,对于一些资金量大、分包多或社会关注的焦点采购项目,采购中心邀请公证人员和特邀监察员全过程监督开标评标,为项目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全年共邀请公证人员46人次,邀请省级政府采购特邀监察员91人次。
其次,狠抓效能建设,提高采购项目办结率。为加快项目执行进度,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在抓规范采购的同时,采取多种办法,提高采购项目办结速度。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开展到省直单位上门服务活动。由中心负责人带队,到省旅游局等多家省直单位开展上门服务活动,宣传采购制度政策,了解逾期项目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对未开始办理的项目督促尽快提供技术需求,对已签订采购合同的项目督促供应商严格履约,并向单位领导诚恳征求对采购工作的意见建议。活动开展后,相关单位制定了逾期采购项目实施计划,加快了采购项目资金支付进度。
二是为特殊采购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中心建立了应急制度,特事特办,高效组织了全省小麦良种5亿元采购项目;落实安徽省援助四川省松潘县灾后恢复重建采购任务,积极组织援助物资采购工作,10000床棉被采购,从接到采购任务到实施采购、同供应商签订合同只用了一天时间。随后的500吨水泥、100吨钢材等采购,采购中心也是高效完成采购任务;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采购中心承接三聚氢胺检测设备采购任务,任务特殊,时间紧迫,中心一周内完成采购工作,第一批5台设备很快就投入使用;12月承办被称为农民“精神食粮”的农家书屋项目5100万元,一周时间圆满完成采购任务,得到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好评。抗击冰雪、支持奥运等相关采购项目,采购中心都高效完成。
三是认真做好省直单位办公设备协议供货采购和管理工作。中心10月份认真组织了省直单位办公设备协议供货的采购工作,确定了14个品目37家协议供货商,并承担对协议供货商的跟踪考核工作,截至12月底,协议采购合同金额480多万元,得到了省直单位的一致好评。
据统计,采购中心去年全年办结采购项目747个,比上年增加87个,增长13%,项目办结率为92%;人均完成采购预算从上年的9400万元提高到1.15亿元;项目平均采购天数比上年缩短5天,公开招标项目采购天数比上年缩短9天。全年向供应商发出合同履约催办通知函190多份,办理付款申请单1829笔近2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近400笔和5亿元。
第三,突出实践特色,支持经济发展。2008年9月底以来,采购中心结合采购执行工作,以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企业发展为主题,认真开展自选活动。一是组织中小企业专题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找准服务企业发展的切入点;二是组织省直单位到江淮汽车公司等实地考察调研,支持自主创新企业发展,中安在线等网络媒体进行专题报道,社会反响较好。
第四,务实进取创优,构建内外和谐采购环境。采购中心务实进取,努力构建采购执行机构与监管机构、采购单位和供应商的和谐关系。采购中心与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明晰职责定位,及时沟通信息,建立了监督管理与执行协调配合的良性工作机制。注重信息公开,在保护供应商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保持正常采购秩序,降低集中采购成本。
同时,采购中心与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处、财政信息中心一起,紧锣密鼓地高效组织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应用系统的前期考察、演示和采购工作,确保了2009年1月1日安徽政府采购网的开通运行,目前省级采购信息公告发布工作已经步入正轨,网站点击量迅速上升。随着电子化采购系统的投入使用,将使采购执行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高效。2008年正值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成立10周年,采购中心再次荣获“三优文明单位”光荣称号。(董永权)
来源 :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