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持续优化交易服务,提升评标评审质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多措并举,着力强化评标专家管理,促进公共资源公开、公平、公正交易。
一是健全完善专家库建设。联系市发改、住建、财政等部门,严格落实评标专家准入标准,明确评审专家的资格条件,包括专业背景、工作经验、职业道德等,确保专家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能力。评标专家库的容量和质量大幅提高,评标专家专业类别进一步优化,彻底改变了原有专家库类别单一、专家不足、专家不专等制约项目评审质量不高效问题。
二是定期动态更新专家库。及时更新专家个人信息、专业领域,确保专家库中的专家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对专家的专业领域(如工程、政采、法律、经济等)进行分类管理,确保评标工作与专家专长匹配,促使各个专业分类的评标专家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保证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是规范专家评审行为。针对个别专家纪律意识淡薄、综合水平欠缺、履职意愿偏低等问题,强化“三严”,即严抽取,线上操作全程留痕;严规范,评审环节全程见证;严考评,专家行为全程监管。同时,严格落实招标人代表推荐函制度,确保评标专家委员会依法依规组建。常态化开展专家信用评价工作,将专家不良行为记入专家信用档案,定期通过中心网站予以公开,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以上举措有效规避了人为干预、信息泄露等风险,进一步增强评标专家责任意识,确保评标活动公正。
四是规范设立应急专家库。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项目,确保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快速组建专业、高效的评标专家团队。应急专家库是从常规评标专家库中筛选出的回应快捷、素质过硬、专业精湛的专家。通过设立应急专家库,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确保项目顺利评审。
五是开展远程异地评标。依托“全省一张网”,实现“三随机”,即副场随机抽取、专家随机抽取、评标机位随机确定,推进“三不知”,即评标前主场不知副场信息、专家信息,副场不知主场信息、项目信息,专家不知主场信息、项目信息,推动专家、场地资源跨区域高效共享,从源头上预防“小圈子”“熟面孔”等问题,阻断地域人为干扰。
下一步,中心将配合相关监督部门加大对评标评审专家监管力度,依托在线监管平台,常态化开展专家在线考核工作,不断提升专家评标效率和服务水平,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评标氛围和环境。
来源:天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