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代理机构负责人及政府采购工作人员专题座谈会或协调会、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今年以来,津市市着力对政府采购进行专项整治,加强采购资金管理,提高采购公开透明度,遏制政府采购领域存在的腐败乱象。
据介绍,津市市已经召开多次代理机构负责人及政府采购工作人员专题座谈会或协调会,就如何为采购人按照法律法规搞好服务,不得与供应商联合招投标等相关问题做出严格要求,并且签订文字承诺。
针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特点,还广泛开展了对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采取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对招投标纪律的宣传力度。
对于长期以来存在的送钱贿标等扰乱政府采购秩序的问题,则形成了公安经侦干警现场维护公开招投标秩序+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的立体监管机制,对排斥、恐吓投标对象,贿赂代理机构工作人员、评审专家、采购人代表,影响招投标公平公正的,一律严查快办,一律严肃问责,一律严厉打击,形成强有力的监管举措。
经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参与的多次现场开标,共调查相关投标企业5家,处理苗头性问题4起,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
除此之外,津市市还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的通知》,启动电子化采购新模式,20万元以下的政府采购项目一律实行网上竞价采购,采购人与供货商在采购过程中不见面、不谈判,防止私下交易滋生“拿回扣”“拿返点”等权钱交易腐败;20万元以上的项目,一律通过网上申报,实行公开招标。
由于所有申报、审批手续都在网上办理,简化程序之后,容易滋生腐败的中间环节也得以减少。采购、验收、付款也分别由不同人员完成,实现招标人、使用人和定标人分离,强化监管部门、中介代理机构、采购人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采购物品还按核定的数量、规格、品牌验收入库,严防以次充好等侵吞国有资产的腐败行为,遏制“天价采购”“黑心采购”“虚假采购”等违法违规现象。
同时,对公开招标的采购,改由采购人在统一的政府采购业务管理系统自行选取代理机构,防范暗中指派等腐败风险。对公车维修费用,则建立详细精准的台帐,并坚持逐项核对,坚决抵制请客送礼等一切非维修支出。
如有相关责任人违反采购程序,则实行“一案双查”,既查当事人责任,又查分管领导责任,并坚持从严从重问责,确保政府采购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据统计,今年来,津市市完成政府采购预算价3.04亿元,合同价2.72亿元,节约资金0.32亿元,节约率为10.65%。(通讯员 朱传勇)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