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地区:-
-
所属行业:-
-
截止时间:2011-09-10
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这是当前最难以明确和统一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事关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效果的关键要素,因此,尽快明确一套科学、实用的指标体系,十分必要,而现实情况是,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政府采购管理层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有待我们积极去探索和实践。针对此情况,笔者通过对现行普遍使用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认为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其指标体系都包括在下文所述的指标内,只是整体评估必须对下文所述指标全选,而专项评估或单项评估,可视评估主体、评估目的、评估范围及其要求不同,全选或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指标进行评估。如政府采购监管部门为进一步扩大工程类采购规模,拟对本地区实施的工程类采购实施专项评估,则范围涉及政策、效率、公平、质量、责任等多方面,其要求也高,就要全选;相反,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拟对本机构实施工程类采购的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其范围主要涉及采购效率和经济成果,则只要选取效率性评估和经济性评估,这两方面的指标就可以了。
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按其评估内容确定的,主要有以下四个组成部分,但不论哪一部分都由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这两类指标组成。定量指标优劣是以数字或百分数大小来表现,定性指标优劣是以等级确定,其等级分为A、B、C、D四个档次,分别代表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
其一,政策性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定性指标为主,其具体指标有四项:①采购法规贯彻情况,评价该地区对上级下发的各项政府采购法规、文件是否联系本地实际全部及时转发或出台相应规章;②政府采购机构履行职能情况,评价该地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和集中采购机构在履行审批(审核)、备案、控制、统计、分析、档案管理等职能的执行情况;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情况,评价该地区对采购人、供应商以及集中采购机构实施的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监督检查情况;④政策功能落实情况,评价该地区对首购、强制采购、优先购买国货、建立和扩大中小企业供应商队伍等采购政策功能的实施情况。另定量指标有两个:①政府采购总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其指标值=全年政府采购总额/全年财政支出总额*100%,该指标值如果达不到标准值,则说明该地区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还未能达到标准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制度的贯彻落实力度。②采购文件合格率,指合格采购文件占全部采购文件的比率,它能真实地反映该地区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的政策性水平和规范化程度。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采购文件,是指专门为实施政府采购项目服务的各类文件,如招标书、评标报告、中标公告、采购合同等;
其二,经济性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定量指标为主,其具体指标有七项:①采购规模。年度政府采购总额=∑全年货物类采购总额+∑全年工程类采购总额+∑全年服务类采购总额,这是直接反映政府采购成果的绝对量指标,也是政府采购的基础;②采购增长率。年度政府采购增长率=[(全年政府采购总额/上年政府采购总额)-1]*100%。③采购成本支出率,其指标值=年度政府采购成本支出总额/年度政府采购总额*100%;④采购节约额,该指标值=政府采购预算额-政府采购中标或成交价;⑤采购节约率,该指标是指政府采购节约额占政府采购预算的比重,是反映政府采购资金节约幅度的指标,其指标值=政府采购节约额/政府采购预算*100%;⑥盈余总额,该指标是用来反映政府采购交易成本费用高低的指标,其指标值=政府集中采购节约总额-集中采购交易成本费用支出总额;⑦人均盈余,该指标反映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其指标值=盈余总额/集中采购机构所有人员数。
其三,效率性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亦以定量指标评价为主,其指标呈系列化特点,现使用频率较高的有三项指标:①规模效率,其指标值=全年政府采购总额/全年政府采购次数,该指标反映政府采购活动中平均每次的采购额,因其受采购种类、采购方式和采购需求量等多因素影响,因此,在使用中还可按不同采购种类,不同采购方式来划分,分成货物类规模效率、工程类规模效率、服务类规模效率、招标类规模效率、竞争谈判类规模效率、询价类规模效率等等;②采购效率,又称采购周期或时间效率,其指标受采购种类、采购方式和供应商供货时间等多项因素影响,使用中亦可分成若干类型的采购效率指标,如货物类采购效率、招标类采购效率、全年采购效率,其指标值=采购时间/采购次数,其计算公式:如全年采购效率=∑采购时间/∑采购次数,询价类采购效率=∑全年询价采购时间/∑全年询价采购次数。③人员效率,又称办事效率或工作效率,在实务中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政府采购监管部门人员效率,其下又可分成审批效率、立项效率等;另一类是集中采购机构人员效率,其下也可分成全年人员效率、货物类采购人员效率等若干,该类指标值=采购额(次数)/工作人员(指采购管理人员或采购人员)数,如审批效率=∑全年办理的审批事项总数/政府采购监管部门人员数,采购人员效率=∑全年政府集中采购总额/集中采购机构人员数。
其四,公平性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实行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评价,其定性指标有三项:①阳光采购机制建设情况,评价该地区集中采购机构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健全,采购人员结构、年龄、文化层次等是否优异,评标专家库和供应商队伍建设与管理是否完善,以及是否推行电子化评标等;②政府采购公信情况,评价该地区采购人、供应商及社会各界对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和集中采购机构的满意度;③廉洁自律情况,评价该地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和集中采购机构廉洁自律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是否存在不遵守回避和保密制度,有内定中标、暗箱操作、收受回扣等商业贿赂行为。本阶段的定量评估指标也有三项:①公开招标率,其指标值=全年实施公开招标项目数/全年实施政府采购项目数*100%;②新增供应商(评标专家)数,就是评估当期该地区供应商库(评标专家库)新增的人数,其指标反映有更多的供应商(评标专家)参与此地区的政府采购,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该地区政府采购的公平性较高;③质疑(投诉)率,其指标值=全年发生的质疑(投诉)项目数/全年实施政府采购项目数*100%。
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标准。所谓评估标准就是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结果的参照物,或者称为绩效评估结果的合格标准。由于我国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才近6年的时间,且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涉及到财政政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多个方面,是一种技术性很强而又复杂的综合性评估,目前还不可能形成统一、成熟的评估标准。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科学的方法加以确定。一般来说采用以下四种方法:一是参照国际上通行的评估标准确定。如确定政府采购规模的评估标准,就可以用国际上公认的全年政府采购总额占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比率为30%左右,或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左右,这两个指标值中的任意一项来确定。二是参照国内先进地区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结果的指标值确定。如上年全国85%以上先进地区的政府采购节支率都在12%-15%的范围内,则可选用12%或15%的指标值,来确定为本地区政府采购节支评估指标的评估标准。三是以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指标值为评估标准,如某省财政厅、建设厅联合发文要求提高工程类招标采购效率,并明确其招标采购周期一般要控制在35天内,则就可以将35天这个指标值确定为工程类招标采购效率的评估标准。四是通过评估样本确定,就是在所属地区内预先选取有一定比例和代表性的市、县、部门或有典型意义的重点单位作为评估样本,并对这些评估样本进行政府采购绩效整体评估,然后对这些评估样本的评估结果,进行汇总、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召开多方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和广泛征询专家意见,尔后将其中筛选出的优秀评估指标值确定为评估标准。
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程序。综合各地做法,现行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程序有五步。第一步:立项。就是明确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类型、目的、对象及其具体要求。一般来说,现阶段无论何种类型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均由上一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或本级财政部门发文明确,但单项评估可由集中采购机构的领导成员研究确定。第二步:筹划准备。此阶段有三项工作:①成立评估组织,包括抽调工作人员、聘请相关专家、明确评估负责人及工作场所等。②制定评估工作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评估时间、工作进度、评估范围;明确评估人员分工及各自应承担的责任;确定具体的评估方式和方法。③设计评估需用的工作底稿,如各类调查表格、问卷等。第三步:实施评估。此阶段有四项工作:①搜集信息数据,将表现评估对象的事实、证据完整地记录下来,做成文档。所搜集的信息数据必须尽可能地完整,如在单项评估中,其搜集的信息数据至少包括:政府采购预算资金额、实际支出资金额和执行周期,政府采购行政成本、管理费用,实际参加的采购人数,以及有否发生质疑与投诉,如发生,还需搜集实际质疑、投诉次数、投诉受理次数等。②通过调查、测评、小型会议等方式组织相关表格、问卷的操作与回收。③对初步获得的数据进行复核、整理、统计、分析。④召开专家评审会或有各方代表(其中专业人员占2/3)参加的会议,对经上一程序得出的数据进行论证和必要的修正,然后将其得出的信息数据作为评估结果,并填制成评估结果汇总表。第四步,撰写评估报告。其组成部分有:评估对象、评估立项机构和评估实施机构;绩效评估信息资料的来源、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评估模型,评估结果和结论,评估建议等。在操作上要先形成初稿,充分征询评估对象意见后再定稿,并且要注意报告的完整性、可理解性,内容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以及报告的一贯性和有用性。第五步:评估报告运用,此阶段亦有三项工作:①按立项文件所要求的时间,将评估报告及其评估结果表等资料上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和立项机关,②对评估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来促进政府采购当事人改进。③将评估结果对社会公布,因为实践证明,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结果也是社会公众监督政府采购活动的重要监督手段。具有影响力的绩效评估结果对政府采购部门来说,有着重大的激励作用和监督作用,同时,也能够为政府采购相关部门及人员改进绩效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反馈。(下)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