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郎溪县以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为突破口,打出“强化基础、优化流程、严格监管”组合拳,全力推动“双盲”远程异地评标模式落地生根,为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注入新活力,让评标评审在公正、规范、高效的轨道上加速前行。
筑牢技术“基石”,稳固运行根基。技术保障与场地建设是“双盲”异地评标顺利开展的“定海神针”。通过实时监测与精心维护各系统间的互联接口,确保跨平台数据交换高效、稳定且安全,让评标系统及语音视频实时通讯始终保持清晰流畅。在场地建设方面,高标准打造配套评标场地,配备环境监控、人脸识别、音视频对讲等智能化“利器”。为“分散、盲评”模式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硬件支撑,构建起规范透明的评标“阳光地带”。
激活服务“引擎”,提升流程效能。服务是“双盲”模式顺畅运行的“润滑剂”。郎溪县将服务关口前移,在项目受理阶段便主动出击,为招标人送上“政策大礼包”,详细解读“双盲”远程异地评标的适用范围与政策优势。尤其在本地相应类别专家资源不足时,积极引导招标人选择“双盲”评审,为项目评审精准“导航”。同时,对可能隔夜评标的项目,中心从评标现场的物资供应到专家的饮食休息,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确保评标过程如精密齿轮般无缝衔接,服务始终“在线”。
织密监管“天网”,严守公平底线。通过“制度+技术”的双重保障,构建起全方位智慧监管体系,为项目评审筑牢“防火墙”装上了“安全锁”。借助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技术,对专家抽取、远程评审等关键节点进行实时监控和全程数字化见证。每一个操作都留下清晰“脚印”,风险可溯源、责任可界定,让人为干扰无处遁形。
今年以来,郎溪县成功实施“双盲”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达180宗,其中主场23宗,客场157宗。这一模式有效打破了地域壁垒,为营造公平、高效、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提供了生动实践,书写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乐亮亮)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