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统一的供应商市场信息管理系统
https://www.scbid.com/index.php
发布日期:2011年12月02日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政府采购市场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领域,诚信体系建设事关事业长足发展。《政府采购法》规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各采购当事人必须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同时对违反这一原则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作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但实际执行中许多方面表现为有制度、无措施,有政策、无管理,面对形形色色的不诚信行为,防控前沿缺失,直接带来后期管理成本加大。为此立足防控前沿,就建立政府采购供应商市场信息管理体系,加强政府采购诚信体系建设作一些探讨。
供应商市场信息内容多易造假
供应商市场信息是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时应具备的各种条件信息,除《政府采购法》规定的供应商应具备的六个条件外,依项目情况还应具备与项目相关的其他条件,均构成供应商的市场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有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企业信息包括企业性质、企业法人、企业注册资金、企业经营范围、企业从业人员状况等基本注册信息;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经营业绩、企业技术能力、企业财务状况等企业经营信息;企业缴纳税收、缴纳社会保险等履行社会义务情况信息;企业从业资质信息,如生产经营许可证、系统集成资质、涉密资质、安防资质、环保资质、消防资质、工程建设资质、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4000认证等。
产品信息包括产品技术鉴定信息、产品质量认证信息、产品性能信息、产品服务信息、产品标识信息(如环境标识、质量标识、安全标识等)等。
这些信息是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资格、门槛和评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可否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和能否中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这些信息也成为了供应商在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投机点,为了谋取中标,部分供应商会利用高科技手段造假,提供虚假信息。
统一供应商市场信息需跨部门合作
实际采购活动中,每个项目都要经过资格审查、符合性审查的程序,但由于政府采购活动涉及的行业种类繁多,每个项目又有各自的个性需求,在审查过程中对信息的真伪辨识尚无安全措施保障。在信息技术时代,这些信息都有各自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数据获取方式,客观上为查询每个信息的真伪提供了条件,但这些数据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如果政府采购机构对每个投标供应商的信息数据进行验证,路径要用乘数计算。但如果建立一个政府采购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将供应商的所有信息融合到一个平台上,就能适时对查,构建政府采购市场的诚信防火墙。
建立政府采购市场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想是:由政府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政府采购市场信息管理体系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将目前分属不同部门的政府采购供应商市场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只要搜索供应商名称,即可准确显示其所具有的市场信息,包括资格、资信、年检情况、不良记录情况等,便捷供应商市场信息的准确获取。
整合有关信息资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各部门密切配合,可先期将《政府采购法》规定的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信息进行整合,逐步扩大范围,形成完备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全国共享。
市场信息管理系统优点明显
1.对供应商提供虚假信息谋取中标设置了防火墙。建立政府采购供应商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可适时动态查询供应商的投标市场信息,为防范供应商提供虚假信息构筑了防火墙,助力政府采购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
2.减少政府采购活动诚信管理成本。在采购活动中,一旦某个供应商在某个环节提供虚假信息,就会影响或潜在影响整个采购活动的秩序,导致诚信管理和采购活动成本加大,采购活动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采购机构或评审专家难以发现供应商虚假信息的情况,待采购活动完成或某个环节完成时,再因供应商质疑等原因发现供应商提供虚假信息情形成立时,就会导致采购活动的中止或失败,导致重新组织采购活动,结果采购成本增加。同时如不能及时发现,还会造成潜在不诚信行为,助长投机心理。建立政府采购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就能显著减少上述问题。
3. 加强诚信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提供虚假信息谋取中标是当前政府采购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部分供应商在谋取中标中会选择机会成本小的方式投机,减少风险。
随着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政府采购的程序、评分原则越来越规范透明,诚信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和对违规处罚不力成了他们选择投机的途径之一,在提供虚假信息谋取中标上大做文章,如最近媒体曝光的海南省海口市无软件资格证、无经营场所的供应商屡屡中标的案例。建立市场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加强诚信监督管理,可通过网络适时监控和防范投机行为,同时也防范和堵塞了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在诚信管理上寻租的漏洞。
来源: 政府采购信息报
供应商市场信息内容多易造假
供应商市场信息是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时应具备的各种条件信息,除《政府采购法》规定的供应商应具备的六个条件外,依项目情况还应具备与项目相关的其他条件,均构成供应商的市场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有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企业信息包括企业性质、企业法人、企业注册资金、企业经营范围、企业从业人员状况等基本注册信息;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经营业绩、企业技术能力、企业财务状况等企业经营信息;企业缴纳税收、缴纳社会保险等履行社会义务情况信息;企业从业资质信息,如生产经营许可证、系统集成资质、涉密资质、安防资质、环保资质、消防资质、工程建设资质、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4000认证等。
产品信息包括产品技术鉴定信息、产品质量认证信息、产品性能信息、产品服务信息、产品标识信息(如环境标识、质量标识、安全标识等)等。
这些信息是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资格、门槛和评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可否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和能否中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这些信息也成为了供应商在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投机点,为了谋取中标,部分供应商会利用高科技手段造假,提供虚假信息。
统一供应商市场信息需跨部门合作
实际采购活动中,每个项目都要经过资格审查、符合性审查的程序,但由于政府采购活动涉及的行业种类繁多,每个项目又有各自的个性需求,在审查过程中对信息的真伪辨识尚无安全措施保障。在信息技术时代,这些信息都有各自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数据获取方式,客观上为查询每个信息的真伪提供了条件,但这些数据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如果政府采购机构对每个投标供应商的信息数据进行验证,路径要用乘数计算。但如果建立一个政府采购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将供应商的所有信息融合到一个平台上,就能适时对查,构建政府采购市场的诚信防火墙。
建立政府采购市场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想是:由政府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政府采购市场信息管理体系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将目前分属不同部门的政府采购供应商市场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只要搜索供应商名称,即可准确显示其所具有的市场信息,包括资格、资信、年检情况、不良记录情况等,便捷供应商市场信息的准确获取。
整合有关信息资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各部门密切配合,可先期将《政府采购法》规定的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信息进行整合,逐步扩大范围,形成完备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全国共享。
市场信息管理系统优点明显
1.对供应商提供虚假信息谋取中标设置了防火墙。建立政府采购供应商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可适时动态查询供应商的投标市场信息,为防范供应商提供虚假信息构筑了防火墙,助力政府采购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管理。
2.减少政府采购活动诚信管理成本。在采购活动中,一旦某个供应商在某个环节提供虚假信息,就会影响或潜在影响整个采购活动的秩序,导致诚信管理和采购活动成本加大,采购活动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采购机构或评审专家难以发现供应商虚假信息的情况,待采购活动完成或某个环节完成时,再因供应商质疑等原因发现供应商提供虚假信息情形成立时,就会导致采购活动的中止或失败,导致重新组织采购活动,结果采购成本增加。同时如不能及时发现,还会造成潜在不诚信行为,助长投机心理。建立政府采购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就能显著减少上述问题。
3. 加强诚信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提供虚假信息谋取中标是当前政府采购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部分供应商在谋取中标中会选择机会成本小的方式投机,减少风险。
随着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政府采购的程序、评分原则越来越规范透明,诚信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和对违规处罚不力成了他们选择投机的途径之一,在提供虚假信息谋取中标上大做文章,如最近媒体曝光的海南省海口市无软件资格证、无经营场所的供应商屡屡中标的案例。建立市场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加强诚信监督管理,可通过网络适时监控和防范投机行为,同时也防范和堵塞了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在诚信管理上寻租的漏洞。
来源: 政府采购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