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周欢)经省发改委批准和惠州市政府同意,由市发改局牵头建设的惠州市综合评标专家库(广东省综合评标专家库惠州分库)2015年8月正式建成启用,至此,项目开展招投标可进入全市统一平台——综合评标专家库随机抽取专家。25日,记者从市发改局了解到,目前综合评标专家库有各类专业评标专家近700名。
市、县区共建共享专家库
市发改局负责人介绍,综合评标专家库具有抽取方便、保密性强等特点,系统自动抽取专家后,直到项目评标前,任何人都不知晓所抽取专家的任何信息。系统中的语音服务子系统,在专家抽取后自动拨打专家电话,自动播放抽取通知,专家根据系统语音提示,可以选择参加或不参加项目评标。系统中的短信服务子系统自动向专家发送通知通告等重要信息。
该负责人表示,市综合评标专家库由市、县(区)共建共享。系统建成后,即时为县、区交易中心开设抽取终端,并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指导县、区统一建立健全专家抽取相关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落实责任。10月起,县区可根据需要,直接在终端抽取评标专家,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目前,综合评标专家库有各类专业评标专家近700名,基本满足招投标项目专家评标需求。经市、县(区)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招投标项目专家抽取以及周边的河源市、东莞市多次借用综合评标专家库抽取专家的验证,综合评标专家库功能满足需求,系统运行良好。
明年入库专家可达3000名
市发改局负责人介绍,建设统一的综合评标专家库是惠州市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需要。2012年6月,惠州全市推行“一委一办一中心”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管办分离”。市、县(区)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原分属国土、财政、住建、政府办管理的土地矿产、产权、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所(中心),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直属于各级政府,与住建、国土、财政等行业监管部门彻底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实现一个平台交易、一套班子运作,避免行政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独立运行、相互制约。
此前,各有关部门根据需要建立各自评标专家库,重复建设,多头管理,专家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存在专家信息泄密隐患等,对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体制管理改革十分不利。因此,惠州建设统一的综合评标专家库,对专家实行统一规范、统一管理、统一抽取,更好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据介绍,市综合评标专家库建设从实际出发,满足各方需求,严把建设质量关。硬件功能开发兼顾全面,专家入库严格资质条件。加强入库专家的管理,建立培训考试、诚信承诺、年度考评、信用评价、动态管理、跟踪奖惩等制度,实行优胜劣汰,对入库专家实行聘用制,对年度评价或聘期总评价等级差的专家一律解聘。
同时,不断壮大专家队伍,建立常态化征集评标专家机制,对符合条件的专家随时吸收入库,继续扩大专家数量和专业覆盖面。预计到2016年,入库专家可达3000名,更好满足惠州及周边市招投标项目专家评标需求。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