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龙泉驿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落实“两个责任”方面展开积极探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是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公共资源交易各项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主体责任落实有力。二是充分依托科技手段,建立起了全区统一的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人为干扰公共资源交易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三是扎实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和服务对象对一些重大公共资源项目进行监督,交易过程公开透明。四是建成廉政文化走廊和廉政文化室,加强廉政警示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宣传,廉政文化氛围浓厚。公共资源交易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高效、廉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强化责任担当,筑牢落实 “两个责任”的坚实基础
中心党组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工作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主要领导带头落实主体责任,班子成员、科室长切实担负起分管领域的主体责任,纪检组长切实担负起监督责任,有力地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科室长各负其责的“三级”责任制工作格局。截至目前,中心党组共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8次,主要领导签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12次,开展党风廉政内容专题学习6次,开展走基层活动4次。
依托“科技反腐” 全程电子化交易“不敢腐”
交易全程电子化是龙泉驿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实现阳光交易“科技反腐”的重要手段。
今年,该中心与四川建设网合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嵌入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各环节,要求中心各类交易业务办理必须充分依托业务受理、信息发布、电子招投标、资金网上支付等系统,努力实现全项目、全过程的电子化、无纸化,实现交易规则不可违、岗位节点不可越、业务痕迹不可消,最大限度规避交易中人为因素的干预和影响,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杜绝各类腐败行为的发生。
“信息化平台建设,是我们针对岗位工作人员防腐的另一项探索。”据该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中心制定了《成都市龙泉驿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步骤和保障措施,为进一步推进了中心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真正让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实现“滴水不漏”。
“交易开放日”邀请社会监督 构建“不想腐”长效机制
“最好的方式就是让群众参与监督,让群众了解公共资源交易如何运行。”据龙泉驿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中心通过积极拓展社会监督,建立“交易开放日活动”、“特邀监督员制度”等制度。通过实施“风险防控+行政监管+纪检监察+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工作新格局。全力推动完善廉政教育、风险管理、实时预警、同步监督、动态防控、及时纠偏、责任追究和社会评价等长效机制,确保交易平台阳光透明运行。
廉洁文化走廊初落成 主动学习“不愿腐”
走进龙泉驿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独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墙和休息区的廉政书屋引起了记者注意。记者走进书屋,看到午间休息的工作人员正在阅读着近期的纪检杂志。
据介绍,龙泉驿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领导干部带头讲专题党课。同时,通过认真排查交易流程,仔细梳理分管科室廉政风险点24个,科学制定防控措施15条。今年,龙泉驿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通过办公区域廉政宣传画、LED显示屏、对外门户网站、廉政温馨提示卡、手机短信等形式强化廉政文化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让廉政文化真正走进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里,筑牢公共资源交易“廉洁关口”,助推区域经济长期高效发展。
“今年我们按照‘管办分离、集中交易、规范运行”的原则,健全了管理制度,优化了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介绍,该中心在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的同时,以制度固化流程,强化权利制约和监督,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有序运行。(记者 郭庆 刘玺)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