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政府采购工作的思考
http://www.scbid.com/index.php
发布日期:2012年01月30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政府采购正逐渐成为管理公共支出、调节经济运行、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基本制度和重要手段。
一、政府采购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政府采购中,货物类采购占了采购范围的主导地位,公开招标成为主要采购方式。达到公开招标标准的工程和货物全部采取招标方式采购,保证了从采购方式上实现采购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协议供货采购方式凭借着可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采购方便的特点,成为政府采购单位采购的首选采购组织形式。
虽然政府采购工作制度和程序在不断完善,但从采购运行的实际来看,还处在摸索实践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不足。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采购法》实施时间不久,宣传力度不够,使得采购单位思想认识不到位,依法采购意识不强。造成各地在政府采购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规范行为。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部门预算编制改革起步较晚,部门预算编制滞后,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很难实施。有些单位政府采购项目的实施往往是领导说了算,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想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很难体现政府采购的计划性。
政府采购范围有限、规模较小。由于受地域、财力、需求的种种限制,使得政府采购处于规模小、资源少、效益不高的局面。目前政府采购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办公设备购置、车辆购置,而对零星货物、小型工程及劳务等项目,仍未完全实行较为规范的政府采购,分散采购成为随意采购,这使得政府采购节约财政资金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政府采购程序不完善,效率不高。政府采购预算是开展政府采购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也是政府采购工作的最关键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采购预算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脱节,没有同步编制,表现为实际编制时经常是与部门预算分别布置、分别编制、分别上报,形成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脱节的现象。二是缺乏可操作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采购机构一般是将有无资金作为采购的依据。有采购资金时就进行采购,缺乏计划性和操作进度,致使零星采购多,小额采购多,重复采购多,无时间计划,无规模计划。
政府采购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不同于一般的采购业务,由于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求管理、执行和评标人员不仅要熟悉财政业务,还要掌握招投标、合同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政府采购工作人员大都是财务人员兼职或办公室人员临时负责,离专业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政府采购工作的不断推进,需要一支专业知识过硬的队伍,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政府采购工作高效开展的突出问题。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加强领导,确保政府采购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已经推行到四级预算单位,预算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由财政部门将资金逐级拨付到预算单位,由预算单位随意使用。而现在,各预算单位开设了零余额账户,该账户中的财政资金在支付前不离开财政国库,预算单位使用财政资金需通过申报用款计划制度,在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额度内,才能使用财政资金。这就大大改变了过去政府采购处于无计划采购的状况,国库集中支付要求预算单位在采购前必须提前报政府采购计划,严格按年初或当年追加的预算执行。而政府采购计划是以采购预算为基准的。因此,各预算单位领导需认清改革的方向,指导采购人员做好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的编制,把好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关,并据此执行。只有这样,政府采购工作才能充分体现计划性,才能将单位部门预算落到实处。
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采购规模的大小表明了一个单位政府采购的成熟程度,也决定了单位规范采购的力度。按照“稳步发展,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实施政府采购活动中因单位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首先,要继续抓好工程、货物和节能环保产品方面的政府采购工作。同时不断拓展服务采购的范围,将车辆保险、加油以及购买的劳务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其次,有效整合政府采购资源,采取上下联动或平级联动的形式,实现供应商等采购资源的共享,积极推动单位政府采购工作开展,扩大政府采购实施范围和规模。再次,在大力采用协议供货采购形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采购规模和范围的采购方式。
完善政府采购程序,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以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为重点,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工作程序。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是否科学、规范,采购项目是否完善、细致,直接关系到整个政府采购活动的质量。一是在编制部门预算的同时,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及时做好全年采购计划,详细列出年度采购项目和资金。政府采购预算一经批复,要严格执行,上级机关对无采购预算或超预算采购的,一经发现,扣减下年部门预算资金,以增强政府采购预算的刚性,硬化政府采购预算的约束。二是优化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从预算编制入手,细化采购项目预算的编制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购计划,增强采购的计划性,减少随意性。努力做到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及政府采购计划的有机统一。
加强培训和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政府采购从业人员应当精通政府采购,熟悉政府采购法规,在实际操作中具有相应的业务能力。为使政府采购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首先必须对现有从事政府采购工作人员进行政府采购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招投标理论和其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努力建立一支思想过硬、廉洁高效、业务精湛的政府采购队伍,以适应政府采购工作的发展需要;第二,要教育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服务理念和大局观念,在服务中树立政府采购的形象,在服务的过程中赢得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与支持;第三,要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强化采购人员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使政府采购工作真正成为体现效率和效益的阳光工程。
来源: 青海日报
一、政府采购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政府采购中,货物类采购占了采购范围的主导地位,公开招标成为主要采购方式。达到公开招标标准的工程和货物全部采取招标方式采购,保证了从采购方式上实现采购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协议供货采购方式凭借着可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采购方便的特点,成为政府采购单位采购的首选采购组织形式。
虽然政府采购工作制度和程序在不断完善,但从采购运行的实际来看,还处在摸索实践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政府采购的认识不足。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采购法》实施时间不久,宣传力度不够,使得采购单位思想认识不到位,依法采购意识不强。造成各地在政府采购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规范行为。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部门预算编制改革起步较晚,部门预算编制滞后,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很难实施。有些单位政府采购项目的实施往往是领导说了算,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想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很难体现政府采购的计划性。
政府采购范围有限、规模较小。由于受地域、财力、需求的种种限制,使得政府采购处于规模小、资源少、效益不高的局面。目前政府采购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办公设备购置、车辆购置,而对零星货物、小型工程及劳务等项目,仍未完全实行较为规范的政府采购,分散采购成为随意采购,这使得政府采购节约财政资金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政府采购程序不完善,效率不高。政府采购预算是开展政府采购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也是政府采购工作的最关键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采购预算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脱节,没有同步编制,表现为实际编制时经常是与部门预算分别布置、分别编制、分别上报,形成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脱节的现象。二是缺乏可操作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采购机构一般是将有无资金作为采购的依据。有采购资金时就进行采购,缺乏计划性和操作进度,致使零星采购多,小额采购多,重复采购多,无时间计划,无规模计划。
政府采购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不同于一般的采购业务,由于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求管理、执行和评标人员不仅要熟悉财政业务,还要掌握招投标、合同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政府采购工作人员大都是财务人员兼职或办公室人员临时负责,离专业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政府采购工作的不断推进,需要一支专业知识过硬的队伍,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政府采购工作高效开展的突出问题。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加强领导,确保政府采购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已经推行到四级预算单位,预算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由财政部门将资金逐级拨付到预算单位,由预算单位随意使用。而现在,各预算单位开设了零余额账户,该账户中的财政资金在支付前不离开财政国库,预算单位使用财政资金需通过申报用款计划制度,在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额度内,才能使用财政资金。这就大大改变了过去政府采购处于无计划采购的状况,国库集中支付要求预算单位在采购前必须提前报政府采购计划,严格按年初或当年追加的预算执行。而政府采购计划是以采购预算为基准的。因此,各预算单位领导需认清改革的方向,指导采购人员做好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的编制,把好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关,并据此执行。只有这样,政府采购工作才能充分体现计划性,才能将单位部门预算落到实处。
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采购规模的大小表明了一个单位政府采购的成熟程度,也决定了单位规范采购的力度。按照“稳步发展,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在实施政府采购活动中因单位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首先,要继续抓好工程、货物和节能环保产品方面的政府采购工作。同时不断拓展服务采购的范围,将车辆保险、加油以及购买的劳务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其次,有效整合政府采购资源,采取上下联动或平级联动的形式,实现供应商等采购资源的共享,积极推动单位政府采购工作开展,扩大政府采购实施范围和规模。再次,在大力采用协议供货采购形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采购规模和范围的采购方式。
完善政府采购程序,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以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为重点,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工作程序。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是否科学、规范,采购项目是否完善、细致,直接关系到整个政府采购活动的质量。一是在编制部门预算的同时,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及时做好全年采购计划,详细列出年度采购项目和资金。政府采购预算一经批复,要严格执行,上级机关对无采购预算或超预算采购的,一经发现,扣减下年部门预算资金,以增强政府采购预算的刚性,硬化政府采购预算的约束。二是优化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从预算编制入手,细化采购项目预算的编制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购计划,增强采购的计划性,减少随意性。努力做到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预算及政府采购计划的有机统一。
加强培训和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政府采购从业人员应当精通政府采购,熟悉政府采购法规,在实际操作中具有相应的业务能力。为使政府采购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首先必须对现有从事政府采购工作人员进行政府采购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招投标理论和其它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努力建立一支思想过硬、廉洁高效、业务精湛的政府采购队伍,以适应政府采购工作的发展需要;第二,要教育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服务理念和大局观念,在服务中树立政府采购的形象,在服务的过程中赢得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与支持;第三,要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强化采购人员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使政府采购工作真正成为体现效率和效益的阳光工程。
来源: 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