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地区:成都市
-
所属行业:环保节能
-
截止时间:-
村民能分成 还能打工挣钱
落衣沟村地处川东北,从成都开车到这里大约需要6个多小时。去年下半年,青川县清溪镇林业站站长徐守东给这里的村民带来了好消息:有人愿意在他们荒着的坡地种上树苗,长成林后,木材收益的70%归村民。如果参与种树、管理等工作,村民还能按劳获得报酬。村民王志荣参加了清理杂草、种树苗等工作,30多个工,为他换来了1500来元的收入。
植物的光合作用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叫碳汇,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被公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8月14日,记者在落衣沟村看到,桤木已长到一人高了,而马尾松也有三四十厘米高。落衣沟村这样的林地一共种了2400亩碳汇林。“但验收合格有1990亩。”徐守东说。“这片碳汇林不能砍,它吸收的二氧化碳就可以卖钱。”徐守东对王志荣说。
尚待发改委批准 已有买家关注
落衣沟村的真正造林者是一家企业———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它的前身是大渡河木材水运局。大渡河造林局与青川、北川、平武、理县、茂县五县林业局合作,计划种下3.4万多亩林地,目前已种下1万余亩。这3.4万亩林地被冠上一个特别的名字:碳汇林。从2004年起,四川省林业厅就开始运作碳汇项目。据大渡河造林局碳汇办主任王怀品介绍,一般来说,木材每长1立方米,大约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83吨,释放氧气1.62吨。整个四川3.4万亩碳汇林,20年累计固碳量大约为53.3万吨。
据项目设计的周期,碳汇林一种是30年不可再生的,另一种是20年可再生3次的,则最长周期可达60 年。买家可以一次买断,“批发价”会比较便宜。也可以5年核查一次,然后“零售”。“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价格是8美元/吨,按半价计算,这些碳汇林碳交易价格也有260万美元。”
据了解,每亩碳汇造林的投入费用约为300~500元。目前造林所需成本由大渡河造林局贷款和自筹。“卖空气”的收益,造林局与村民是七三分成。
“这个项目不仅能赚钱,还能为缓解全球气候恶化做点贡献。以前我们是森工企业,只卖林产品,现在卖出生态效益了。”王怀品说,“不过,碳交易要交易成功才有收入。”全国现只有广西一个碳汇项目注册成功。
据了解,四川碳汇项目只差最后一个程序:等待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批准后就可以在国际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申报注册,然后挂牌交易了。目前已经有日本和欧洲的企业在关注四川碳汇项目,四川将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国际买家。
保护环境还赚钱 四川将大力推动
省林业厅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宗迁说,碳汇林不仅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化,还可以通过提高保护区周边森林生态系统景观的连通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长江上游水土保持能力,增加当地村民收入。四川试点的5个县21个乡镇28个村的36块地,均处在岷山生物多样性核心地带。这些区域都有大熊猫活动,碳汇项目带有附加值———保护了大熊猫栖息地。
陈宗迁介绍,四川适合碳汇林项目的地还很多,林业厅还将大力推动碳汇项目在川发展。四川森林碳汇试验示范项目的开展,不仅开创了森林碳汇在四川省尝试的先河,也为今后推进碳汇项目奠定了基础。
环保机构专家建议,中国企业自身也应该囤积减排资源,尽管目前还没有减排义务,但应有这个意识。比如中石油等企业已在自己开发碳汇项目,积累技术和经验。
本报记者 马天帅 余文龙
新闻背景
什么是碳交易
碳交易是《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减排措施。发达国家及企业减排可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发展中国家只需要较少的资金或技术就可以达到比较大的减排量。发达国家通过资金或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来抵消其的减排量,这便是碳交易。
根据规定,允许每个国家每年排放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或类似气体,随后政府为各自境内的污染户分发排放“配额”,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买卖这种配额,也就是碳减排量。通过这种碳交易体系,如果某家企业的排放量超出获得的配额,就必须通过“碳交易所”从配额没有用完的“较清洁”企业手中购买额外配额。
来源: 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