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说到政府采购,人们常常将其与暗箱操作联系在一起,并非公众“心理阴暗”,而是各地政府采购中确实滋生了太多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一些部门和单位采购需求不合理,“豪华采购”“天价采购”时有发生。罗湖区最近推出了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供货模式,试图铲除采购的监督死角。
和做生意的人接触多了,经常会听到这类的说法———“政府采购竞标比的不是价格不是质量而是关系”、“不花钱送礼搞关系很难拿到政府采购的单子”。既然供货商要在竞标中额外多花钱,精明的他们就会想方设法把这些钱再挣回来,办法不外乎抬高政府采购价,这就是为什么政府采购商品价格常常高于市场价格的原因。
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罗湖推出的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供货模式让人耳目一新,这无疑是政府采购行为的一次改革与突破。该模式可以从源头切断“特供商品”“特供价格”的生存空间,同时切断采购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与供货商见面的机会,以杜绝暗箱操作,让采购像“鱼缸里的鱼”一样公开透明。
政府采购的经费来自纳税人,采购行为必须公开、公平、公正,要经得起倒查和公众质询。我国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一直没有相关的实施细则与之配套,存在一些法律盲区,为一些交易提供可乘之机,导致“阳光采购”不够“阳光”。行政干预过多也是政府采购过程中难以实现“阳光采购”的症结所在。按理说,政府采购市场是对所有依法正规经营的企业开放的,各方期待的是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供应商与政府官员都有一定的联系,导致政府采购活动中人为因素过多,并不能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
据了解,韩国政府针对政府采购中容易产生的弊端,把所有政府采购行为搬到网上,通过一个名为“国家卖场”的专门网站来进行,由传统的人际交易改为网络交易,向全社会公开,由网民进行广泛深入的监督,有效起到了遏制腐败、提高效率、节约经费等积极作用。罗湖区的新做法与此异曲同工,针对政府采购中出现的“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一新做法也值得相关部门借鉴,进一步完善制度,管住政府乱花钱。
此外,要刹住政府采购中的歪风,国家应在制度和程序上补漏,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同时还应改变以往单一行政监督的模式,让纳税人参与到政府采购的监督中来。
叶淑萍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