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5年招投标“省钱”18亿
https://www.scbid.com
发布日期:2011年09月01日
2008年3月,中纪委监察部将湖北招投标市场综合监管体系建设列为国家预防腐败局试点项目,而荆州、孝感、随州3市被定为全省试点。
作为试点中的试点,荆州市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积极探索招投标管理改革,全面落实招投标“五统一”综合监管模式全覆盖,着力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规范、有序、高效”的服务环境,招投标活动进一步规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5年招投标,该市已成交项目1532个,成交金额133亿元,增效节资18亿元,节资率11.7%。实现了该市招投标市场从隐蔽到公开、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的根本改变。
率先打造首个平台
“2005年前,我市招投标交易分散无序,政出多门,存在‘不好监管、无力监管、监管效果差’的问题,不利于从源头遏制腐败。随着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不断上马,招投标市场日趋活跃,亟待建立一个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平台。”荆州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局局长邹杰开门见山地说。
于是,2005年12月,荆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同城合一”、“统一进场”和“管招分离”原则,对招投标管理进行大胆改革,组建荆州市招投标管理中心,2009年3月成立了直属政府的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局。由原来10多个部门招投标机构缩减到1个统一交易平台;从业人员由300多人减少到20人左右。全市工程类、政府采购、土地招拍挂、产权、经营权5大类统一进场交易,按法定程序规范运作,实行了全覆盖。这是我省首个地市级市统一交易平台。
提前迈入“网络时代”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荆州市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程兵说:“为让招投标在网上公开、公平、公正运行,我局早在2007年就利用高科技手段整合招投标业务流程,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并于2009年与荆鹏软件公司合作,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招投标软件系统,市政府一次性投入资金100多万元。”
土地招拍挂网上交易系统、专家评委电子评标系统、电子政务系统三大系统建成后,荆州市招投标项目从入市登记到开评标、抽取评标专家、评标、中标、定标等招投标业务每一个环节全程都实现了程序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了人为因素干扰,使评标结果更加客观公正,有效遏制了招投标过程中围标、串标、陪标现象。
电子综合招投标交易平台,为源头治腐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实现了“两个降低”。一是工作成本降低。该局全面推行电子招投标后,电子招标文件取代纸质文件,仅此一项,一年就为企业节约成本200万元;二是投诉量降低,且呈逐月下降趋势。而经济效益却在逐步提高,2008年、2009年、2010年该市招投标增效节资分别为2.42亿元、5.13亿元、7.55亿元。
该市还建立了电子专家评委档案系统。加强对专家评委的管理和监督,将专家评委的不良行为记入电子档案,屡教不改者,取消其评委资格。同时,对招投标市场的诚信情况网上公示,已曝光18家有不良行为记录的单位。
来源:国家发改委法规司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