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打造公共资源交易阳光平台
https://www.scbid.com
发布日期:2011年11月08日
重庆市涪陵区涪陵行政服务中心三楼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已建成办件服务区、信息发布区、专家等候区、监督机构工作区等八大功能区和开标室、评标室、答疑室等十大专业工作室。
“6105万,一次;6105万,两次;6105万,三次,成交!”当拍卖师落下拍卖槌的一刹那,用“目瞪口呆”来形容现场大多数人的表情,一点不为过。这是今年年初,在涪陵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长江涪陵段河道采砂权拍卖的场景。
要知道,同样一段河道,同样是一年的期限,前几年的价格分别是:2007年17万元,2008年32万元,2009年182万元,2010年 1450万元。
为什么今年能拍出比2009年高出近33倍的价格?工作人员说,这直接源于广泛发布招标信息,吸引了区内外47家竞买人竞拍,而2009年只有区内17家。
涪陵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大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公共资源挂牌出让,增收;而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则节支。
今年4月6日,在中心招标的望州公园三期(西路)建设项目,报名参加投标的有52家企业,通过资格审查并参加投标的48家,最终成交价1739.0023万元,比工程招标限价节约437.938万元,节约率达20.12%。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中心主任汪建平给出的答案是:中心将分散于发改、建设、国土、规划、交通等部门的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矿产资源出让等资源配置权,从有关职能部门剥离,集中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行阳光审批,全部信息“三上”:上柜、上网、上墙。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注重加强标后管理,对中标企业查资质、查业绩、查有无行贿记录。中心随时受理举报,对举报的问题严格查处,并录入诚信系统。查核属实的,视情节给予3个月至1年内不得参与涪陵辖区内投标的处罚。
此举震慑心存侥幸者。
去年以来,涪陵区先后查处3起围标、串标、虚假投标案件,对涉及的区内外23家违规违法企业,分别给予中标作废、罚款、限制投标资格等处罚。“怕罚款,更怕进‘黑名单’,那可是断了在这个区域内的业务,得不偿失啊!”一企业负责人这样感叹。
在政府采购方面,建立重点项目采购文件审查、服务跟踪卡、单一来源采购公示、评审专家信息反馈、合同履约和验收、标后跟踪回访检查等制度。对于100万元以上重大采购项目实行采购文件“3+X”会审制度。“3”即区采购办、区监察局、区财政局,“X”为采购人,重点对是否指定品牌、设置资质门槛、变相圈定特定供应商等限制性规定进行审查,提高参与投标的广泛性,确保政府采购公平公正。
在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方面,该区探索了土地招拍挂出让联合交易模式,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联交所合作,借助重庆市联交所网络平台,采取电子竞价取代原有的现场报价模式,有力防止了围标、串标。今年6月28日,中心与联交所联合对义和镇四宗住宅用地使用权进行挂牌出让,通过网络电子竞价,以4280万元成交,比挂牌起始价多出2035万元。汪建平说:“昨晚评标就评到深夜1点多!”
自去年5月至今,公共资源中心入场交易项目556个,交易额86.86亿元,为国家节约投资近6.35亿元。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6105万,一次;6105万,两次;6105万,三次,成交!”当拍卖师落下拍卖槌的一刹那,用“目瞪口呆”来形容现场大多数人的表情,一点不为过。这是今年年初,在涪陵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长江涪陵段河道采砂权拍卖的场景。
要知道,同样一段河道,同样是一年的期限,前几年的价格分别是:2007年17万元,2008年32万元,2009年182万元,2010年 1450万元。
为什么今年能拍出比2009年高出近33倍的价格?工作人员说,这直接源于广泛发布招标信息,吸引了区内外47家竞买人竞拍,而2009年只有区内17家。
涪陵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大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公共资源挂牌出让,增收;而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则节支。
今年4月6日,在中心招标的望州公园三期(西路)建设项目,报名参加投标的有52家企业,通过资格审查并参加投标的48家,最终成交价1739.0023万元,比工程招标限价节约437.938万元,节约率达20.12%。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中心主任汪建平给出的答案是:中心将分散于发改、建设、国土、规划、交通等部门的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矿产资源出让等资源配置权,从有关职能部门剥离,集中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行阳光审批,全部信息“三上”:上柜、上网、上墙。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注重加强标后管理,对中标企业查资质、查业绩、查有无行贿记录。中心随时受理举报,对举报的问题严格查处,并录入诚信系统。查核属实的,视情节给予3个月至1年内不得参与涪陵辖区内投标的处罚。
此举震慑心存侥幸者。
去年以来,涪陵区先后查处3起围标、串标、虚假投标案件,对涉及的区内外23家违规违法企业,分别给予中标作废、罚款、限制投标资格等处罚。“怕罚款,更怕进‘黑名单’,那可是断了在这个区域内的业务,得不偿失啊!”一企业负责人这样感叹。
在政府采购方面,建立重点项目采购文件审查、服务跟踪卡、单一来源采购公示、评审专家信息反馈、合同履约和验收、标后跟踪回访检查等制度。对于100万元以上重大采购项目实行采购文件“3+X”会审制度。“3”即区采购办、区监察局、区财政局,“X”为采购人,重点对是否指定品牌、设置资质门槛、变相圈定特定供应商等限制性规定进行审查,提高参与投标的广泛性,确保政府采购公平公正。
在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方面,该区探索了土地招拍挂出让联合交易模式,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联交所合作,借助重庆市联交所网络平台,采取电子竞价取代原有的现场报价模式,有力防止了围标、串标。今年6月28日,中心与联交所联合对义和镇四宗住宅用地使用权进行挂牌出让,通过网络电子竞价,以4280万元成交,比挂牌起始价多出2035万元。汪建平说:“昨晚评标就评到深夜1点多!”
自去年5月至今,公共资源中心入场交易项目556个,交易额86.86亿元,为国家节约投资近6.35亿元。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