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政府采购及招标中心近日公布年终盘点数字,去年政府采购金额6.35亿元,节省4400万元,该成绩得益于去年底出台的“关于南山区政府采购工作法定时限事项的通知”。
新年伊始,南山区在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全区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动员大会。会议现场还公布了2013年南山区委1号文件“关于开展‘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活动的实施意见”。
南山区政府采购及招标中心承担着区属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招标工作。该中心主任高琼介绍:2012年底,南山区财政局、南山区政府采购及招标中心出台了“关于南山区政府采购工作法定时限事项的通知”。“‘通知’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
“关于南山区政府采购工作法定时限事项的通知”是我市各区中首个对政府采购法定时限进行梳理,出台相关规定,尤其是对于流标后续处理进一步规范的文件。
如何在时限的“紧箍咒”约束下减少流标?南山区政府采购及招标中心给出的答案只有一个:服务,贴身的服务。这种服务体现在招标前和流标后。
2012年11月,南山某小学在完成“校安工程”后急需更新教学设备。学校提出的采购文件中,关于电子白板一项就有10多个关键性指标。南山区政府采购及招标中心经过分析,认为这么多关键性指标容易导致项目流标。于是采购及招标中心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到某小学沟通,遴选后关键性指标只有1项,一经招标就获成功。
招标前的服务还体现在南山区政府采购及招标中心专门制作了“招标文件意见告知函”。“告知函”明确告诉了采购单位的采购需求不妥之处。
2012年9月,南山一医院要采购一台纤维支气管镜,第一次招标流标,原因是按照关键性指标,参与投标的3家供应商中只有2家符合条件。采购法规定,至少要有3家投标或符合条件,才能继续评标。对该项目流标后,南山采购及招标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在网上发布“招标失败告知函”,告知医院和供应商。
同时,采购及招标中心工作人员根据评标委员会专家的论证意见,与医院沟通把“视觉大于等于100度”关键性指标变“门槛”为评分因素,医院表示认可后修改了招标文件。最终,第二次招标宣告成功。
来源: 深圳商报